近日,一则"外卖小哥火中救人"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刷屏:湖南邵东47岁骑手邓亚群在车祸现场两度冲入火海,用两分钟时间成功救出被困司机。这段由央视等媒体播发的视频,不仅引发广大网民对"平凡英雄"的集体致敬。随着官方启动见义勇为认定程序,这场源自市井街巷的生死救援,正谱写着新时代见义勇为的动人篇章。
烈焰惊魂:平凡骑手书写生命奇迹
2025年11月16日凌晨0时30分,邵东市北岭路突发惊险一幕:一辆轿车撞击后车头蹷起熊熊烈火,火舌顺着车身疯狂蔓延。昏迷的驾驶员被安全带束缚在驾驶座上,刺鼻的浓烟裹挟着汽油味弥漫开来。此时,送餐返程的邓亚群恰好途经现场,这位来自大禾塘街道观山村的骑手没有丝毫迟疑,立即调转车头冲向火场。
"车门烫得握不住,但根本顾不上这些。"回忆起惊魂时刻,邓亚群仍心有余悸。他徒手拉开变形的车门,迅速解开司机安全带,用尽全身力气将昏迷者拖至安全区域。当发现副驾驶可能还有被困人员时,他深吸一口气再次钻入浓烟弥漫的车厢,双手在灼热的车体内反复摸索,确认无人后才撤离现场。就在他转身的瞬间,整辆车被烈焰吞噬,随后传来剧烈爆炸声。
这个朴实的汉子擦了擦手上的血污,默默骑上电动车继续完成未送达的订单。直到次日清晨,同事们从新闻中看到他的身影,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才被众人知晓。11月17日上午,邵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申智勇在慰问时紧握着他的手说:"你用行动诠释了邵东人的勇毅担当,是全市人民学习的榜样!"并送上了慰问金。
全网共鸣:草根英雄重塑英雄定义
"没有超能力,却比超级英雄更耀眼""外卖箱里装着人间大爱"……邓亚群的救援视频在各大平台引发热议,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3亿次。网友们的评论折射出社会对英雄认知的深刻转变:英雄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传奇,而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作为日均骑行百公里的外卖骑手,邓亚群的工作轨迹遍布城市每个角落。正是这种扎根市井的平凡身份,让他的英勇行为更具震撼力。原新华社信息中心副主任,著名作家关山远指出,"当灾难来临,职业身份瞬间褪色,人性光辉才是最本真的色彩,这场救援打破了"英雄光环"的刻板印象,印证了"平凡人亦可成英雄"的社会共识”。
美团邵东公司负责人透露,公司不仅给予邓亚群物质奖励,更将开展"学习英雄骑手"主题活动。"我们计划设立'正义骑士'专项基金,让善意在配送行业持续传递。"这种企业层面的正向反馈,与网民"重奖英雄"的呼声形成良性互动。
善治样本:制度保障让善行生生不息
11月19日,邵东市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发布公示,拟确认邓亚群的救援行为符合《湖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这份公示特别强调其"不顾个人安危、两次冲入火场"的英勇表现,彰显了新时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这场善意接力并非偶然。近年来,邵东市构建起"民间点赞-企业奖励-官方认定"的完整回应机制:通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活动,累计评选出市级道德模范48名、"邵东好人"16名,其中13人获评邵阳市道德模范,18人荣膺"邵阳好人",更有10人入选"湖南好人"、2人当选"中国好人"。
"我们正在建立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长效机制。"邵东市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即时奖励外,还将在医疗救助、就业扶持、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这种制度化安排,让"好人有好报"从道德倡导转化为可操作的现实路径。
精神火种:照亮城市文明的星空
邓亚群火海逆行的两分钟,不仅挽救了一个生命,更点燃了社会向善向上的精神火炬。当网友点赞汇聚成暖流,当官方认定为善行护航,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个体英勇的褒奖,更是整个社会对真善美的永恒追寻。
在这座以"百工之乡"闻名的城市里,从"打火英雄"到"救人骑手",无数平凡人用善举诠释着"勇毅担当"的精神内核。"每个邵东人都是城市精神的火种,当千万点星火汇聚,必将照亮文明前行的道路。"这场始于街巷的救援,终将升华为城市文明的精神坐标,激励更多人在平凡中铸就非凡。(郑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拆“门禁”破“心墙”:基层政府当以开放践初心
下一篇:最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