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一场误会引发的“连环致歉”

2025
10/23
14:27
中国新报
分享

 

    在福建永安,市民刘女士最近做了一系列“特别”的举动:她先是电话道歉,又两次专程登门,最后还在“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留言致歉并点赞永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究竟是什么事,让她做出如此接二连三的致歉举动呢?

 

     事情要从9月30日下午说起。当时,刘女士正在外地,突然接到一通来电,对方自称是永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民警,因工作需要需与她沟通情况。此前,刘女士在网上看到过不少冒充公检法人员实施诈骗的案例,这让她立刻警惕起来。没等对方把话说完,她便厉声打断:“你说你是警察,我就信吗?警号多少?我看你就是骗子!”面对刘女士的质疑,民警耐心地报出了自己的警号和姓名。然而,刘女士一口认定对方的警号是编造的,对着电话骂了几句后,便匆匆挂断了。让她没想到的是,几分钟后,同一个号码再次打来。接起电话,刘女士没等对方解释,又对着话筒斥责了一番。为了曝光这个“骗子”,刘女士还把这件事发到了微博上。

 

     事后冷静下来,刘女士回想起那通“蹊跷”的电话,心里开始泛起嘀咕:“要是真骗子,被我拒绝后早该作罢,怎么还会再打电话解释呢?”带着这份怀疑,10月1日,刘女士回到永安后,立刻来到永安市公安局核实情况。从值班民警口中,她确认了此前电话里民警报的警号、姓名均属实,对方确实是永安市刑侦大队的一名民警。

 

     得知真相的刘女士,顿时对自己当日在电话里的恶劣态度感到十分愧疚,当即决定去刑侦大队向那位民警当面致歉。可赶到单位才知道,那位民警正在休假。无奈之下,她通过电话向对方表达了歉意,但总觉得隔着电话不够有诚意。

 

     几天后,刘女士再次来到刑侦大队登门致歉。让她意外的是,当事民警不仅丝毫没有责怪之意,反而笑着安慰她:“现在诈骗分子手段越来越隐蔽,你警惕性高是好事,别往心里去!”民警的包容让刘女士越发过意不去。思来想去,她觉得“12345”政务服务平台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位民警的敬业与包容,于是又在平台上留言:既详细说明了自己此前因警惕诈骗而产生的误解,以及对民警的歉意,也由衷夸赞对方工作认真负责、态度耐心温和。

 

     当同事把“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的反馈记录转给这位民警时,他也很意外。自己此前经历的这段小插曲,竟以这样的方式画上了句号!看着留言里刘女士真诚的道歉和“工作认真负责”的评价,他感慨道:“群众对我们警察是信任的,哪怕一时被误解,受点委屈也值得。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总能得到理解和认可。打击诈骗不仅是为了保护群众财产安全,更是为了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警民信任。只有让更多诈骗分子无处遁形、无机可乘,才能让群众慢慢放下戒备,让这样的误解少一点。”

 

     这场因误会引发的“连环道歉”,不仅展现了刘女士的真诚与担当,也体现了民警的包容与敬业,更彰显了警民之间的信任与理解。(黄中泉 贾晓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怎么协同发展?专家们这样说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