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济南一医院护士点餐,让外卖员送到楼上却没写楼层,外卖员将餐拿走后发生争执,护士怒斥外卖员是社会底层,引起网友热议。网传视频显示,该外卖员称对方下单地址只写了某医院体检科,但并未写楼层。双方争执时外卖员表示:“我们是社会底层,你身为一个人民医生,说话可真好听。”得到对方回复:“你就是社会底层,社会底层的人。”
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护士说这话也是有原因的。外卖员说:“我们是社会底层,你身为一个人民医生,说话可真好听。”护士回答:“你就是社会底层,社会底层的人。”这里咱先不说谁是谁非,两个只是话赶话,才说出这样的话。我想并不全是恶意。我们并不是高度文明的社会,出现一些语言不文明也很正常。但,语言不文明也不能听之任之,必要的批评还是应该有。
所谓的“社会底层”,在一般语境中,指的是在社会中生活水平低下,经济和社会资源贫乏,扛风险能力最低的群体,但是在互相争拗的语境之中,经常表达的是对他人的一种贬低和轻视。这位护士脱口而出,称外卖员是“社会底层”,说明她对于外卖职业,对于社会阶层有着比较浅薄和刻板的偏见,对于体力劳动者的职业缺乏必要的尊重。其实,护士职业何尝也不是社会底层?社会底层就不要嘲笑社会底层了,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他人服务的人就要受到尊重,何必“互撕”呢?
正如有的网友说:“社会应该尊重艰苦职业者,包括快递小哥的风雨兼程。”“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都很苦的。”“对别人的职业不能歧视,这很重要。”护士职业与外卖员比起来,是有些“优越感”,但这不是你歧视外卖员的借口。女护士点了外卖没有写清楚楼层,而外卖员也没有打电话问清楚,而是看到没人取餐,就直接将餐带走了。两人都缺乏相应的沟通意识,打通电话甚至见面之后,也没有通过理性讨论解决问题,而是你怼我一句,我怼你一句,都想证明对方有问题,自己没有错,于是一时冲动“话赶话”,就有了这句刺耳的“你就是社会底层”。
1月3日,该医院工作人员表示,说那样的话确实不应该,已经批评该护士,让她写了深刻的检查,并当面给外卖员赔礼道歉,互相谅解。这是她个人行为,并不能代表医院医护人员的态度。医院对护士的处理很及时,但有撇清自己之嫌。要我说,护士“口无遮拦”和医院的平时职业素质教育有很大关系,如果平时就加强个人的素质文明教育,也许就不会有这场不必要的“风波”。
既然双方已达成谅解,涉事护士被停职一个月。是不处罚的板子打的有些重。用人单位不可对员工进行停职停薪,停职不合法。护士只是言词不当,并没有违纪行为,停职是不应该的,哪怕只是停职一个月。护士的言语表达方式不对,可以批评教育,可以让她写道歉信,但不能剥夺她劳动的权利。停职作为一种常见的处罚手段,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对违纪违法行为的一种惩罚,但实际上却可能起不到教育护士的效果。不但没有起到真正的惩戒作用,反而留下了可供打乱正常工作秩序和忽视责任的空间。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和工作做的不细致,甚至和“躺平”有何异?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要允许人家犯错误,说错话,而用停职的方式是简单粗暴,起不到“治病救人”的效果。护士歧视外卖员“是社会底层的人”,停职处理有何法律依据?(中国新报评论员 樊耀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战严寒 保能供 大庆油田有序推进页岩油勘探开发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