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全球拟在15年内减产40%塑料

2024
05/01
08:33
大公报
分享

 

 

  图:4月21日,加拿大渥太华民众游行支持减塑。\美联社

 

  联合国领导的新一轮解决全球塑料污染问题的谈判,4月30日在加拿大渥太华结束。全球17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首次考虑限制全球塑料生产,计划在15年内减产40%,以减少塑料废弃物的有害影响。联合国将争取于今年年底达成这项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塑料公约》。

 

  【大公报讯】从4月23日开始,为期一周的联合国第四届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全体会议,在渥太华举行。自卢旺达和秘鲁两国于2022年3月在联合国提出起草一项旨在防治全球塑料污染的条约后,各个国家和地区已先后进行三轮“塑料大会”谈判,距离世界“塑料公约”只有一步之遥。按照谈判议程,除了本次会议外,今年年底将在韩国釜山完成所有谈判。

  “塑料公约”提案计划以2025年为基准,到2040年将全球初级塑料聚合物的产量削减40%,全球减塑目标将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成功,这将是自2015年达成《巴黎协定》以来的最重要国际环境协议和抗暖化条约。

  从源头下手 削减产量是关键

  造成塑料污染的源头并不仅限于塑料废弃物。在塑料“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提取、制造、使用和处置阶段,都会释放出污染物。

  到目前为止,解决塑料污染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处置阶段,即通过改进废弃物收集系统,扩大回收、焚烧和垃圾掩埋能力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并不能在早期阻止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也不能显著减少塑料对气候的影响,因为它们绝大多数都发生在塑料变成废弃物之前。而且全球的废弃物管理系统亦无法应对不断增长的塑料产量。

  樸茨茅斯大学海洋政策与经济教授弗莱彻表示,若要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必须从塑料的源头下手,减少初级塑料聚合物或原生塑料的产量。但塑料经济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其任何一个部分引入新政策都可能造成其他部分的变化。

  弗莱彻指出,各国若想真正减少塑料的生产,很可能需要一系列支持性干预措施,例如禁止含有不必要塑料的产品、设计可重复使用的产品和包装,以及取消化石燃料补贴。

  塑料生产加剧气候暖化

  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各地共同面临的问题,全球塑料年产量已从1950年的200万吨,激增至2017年的3.48亿吨,共生产了92亿吨塑料。每年有1900至2300万吨塑料废弃物洩漏到水生生态系中,污染湖泊、河流和海洋。到2040年,海洋塑料废弃物污染的规模可能会增加两倍。一旦塑料流入海洋,阳光、风和波浪就会将这些废弃物分解成小颗粒,这些微塑料遍布整个水体,并会传播到全球的各个角落。

  此外,塑料生产还是气候暖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因为大多数塑料是由化石燃料制成的。Beyond Plastics于2021年的一项分析发现,到2030年,美国塑料产业对气候危机的影响将超过燃煤发电。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一项研究估计,到2050年,塑料生产或占世界碳排放预算的21-31%,该预算旨在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内。

  民调机构Ipsos去年下半年对全球32个国家逾2.4万人进行的调查显示,平均有68%的人赞成制订一个全球性公约,以禁止很可能造成污染问题的塑料物品作为第一步;尽管当下一次性塑料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大多数人仍对减塑持开放态度,平均有85%的人支持禁止不必要的一次性塑料产品;另外,平均有72%的人同意,应确保联合国条约的所有参与国都能获得资金、技术等资源,以遵守减塑的规则。

  (《卫报》、美联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伦敦一男子街头持剑斩人 1死4伤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