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六大河特写篇 | 唐兴客馆:读杜甫高适和王潜的蜀州故事

2025
08/26
20:06
中国新报
分享

 

        与“啊!里山!先生”入住李三哥打造的中国•成都•唐人街唐兴客馆,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诗圣杜甫写下的极少的散文,一个伟大诗人留下了一篇不朽的散文佳作,这给此次云贵川(渝)文化旅游融合宣传推广上台阶工作增加了新的收获。

 


        7月20日,一早醒来,六大河栏目记者像往常一样不自觉的出门锻炼,才发现唐兴客馆外面的门还没开,一时出不去。


        顺着客馆内散步,唉,好家伙,这唐兴客馆内还真宽大得很,错落有致的林荫树间,空气清新,尤其适合锻炼,在两排客房中间,还围着一栋独立的阁楼。

 


        一边慢步行走,一边活动身体全身各个关节,前左后右绕上十来圈,三千多步已有,来到阁楼正门前,抬头一望,大门两边,上书一幅对联:“南北东西往来皆是客,秋冬春夏食宿胜如家。”


        欣赏完眼前的对联,扭头朝正前方一看,你别说,奇迹还真来了:这里呈现出一篇《唐兴县客馆记》的散文,走近细看,原来,这篇散文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应当时的唐兴县令王潜之请,写下来的。

 


       《唐兴县客馆记》是唐代诗人杜甫于761年创作的散文,记述王潜主持修缮县内客馆之事,展现其以民为本、勤俭务实的治理理念。


         全文以客馆改建为主线,通过对话与叙事结合,详述工程规划及资金筹措,强调“邑无妨工,无匮财”的施政原则。文中既刻画王潜亲力亲为、私室简朴的形象,又借建筑细节展现其“修厥政事,始自鳏寡茕独”的仁政思想。作品延续杜甫散文的写实风格,以平实笔法记录唐代基层吏治风貌,收录于《全唐文》及地方志书。


        要知道,诗圣杜甫一生中写下的诗歌不少,但留下的散文却极少,这给唐人街崇州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客馆”是古代地方政府接待外地来客的宾馆,相当于今天的政府招待所。唐兴客馆是当年唐兴县的一座高级宾馆,常接待一些达官贵人、文人学士。


        更有意思的是,高适任蜀州刺史时,唐兴县是蜀州的属县,住在成都草堂的杜甫应高适之邀来州作客时,往往下榻于唐兴客馆。


        唐人街唐兴客馆是一家严格按照唐朝园林标准设计建造,集餐饮、客房、棋牌、会议于一体的商务旅游园林客馆,客馆位于唐安东路290号,繁华地段,交通便捷,风景宜人。是客人商务洽谈、政务接待和旅游休闲的理想选择。


        客馆秉承“以人为本,宾客之上”的经营管理理念,细致入微,用心做事。


       在浪漫的成都唐人街,环境好了,锻炼起来忘记了时间,感觉没多久,八点就到了,这时,保安已经把大门打开,隔壁客房的中国民间社会活动家“啊!里山!先生”也传来了动静。


        六大河栏目记者走出唐兴客馆大门,狠狠的做了一个每天必做二十个的深呼吸,正欲走向对面的四相堂广场,回头一看,门廊上“诗圣当年常作客,何人今日再留珠”的对联,一下子几乎吓得自己提不起脚来。(本报记者 刘延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六大河•直击 | 96辆试验卡车驶上花江峡谷大桥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