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生活是慢节奏的,曾听有人夸张地说在空中的飞机上坐着都能听到成都公园里的麻将声,这个六大河栏目记者倒是认为不可能,但7月19日的这次感觉,是成都要比贵阳浪漫,国际化程度比贵阳也要高出许多,所以贵州是在北上加速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从圣沅红星爱琴海广场咖啡吧出发,在李三哥的带领下,我们一行闲聊着穿过李三哥开发的别墅区,很快就来到了一个叫“成都后花园•北美生活馆”的门前,这就是今晚李三哥接待中国民间社会活动家“啊!里山!先生”、许安昌姐哥一家和六大河栏目记者的地方。
望着眼前生活馆的建筑特色以及前面的雕塑,突然间感觉到这里还有北美的风味,忍不住的“啊!里山!先生”和六大河栏目记者举起手机就准备拍上几张。
“我来帮你们拍……”这时,从“成都后花园•北美生活馆”内跑过来一位热情的美女,很快就给我俩来了几张。再看这位美女,那可是婷婷玉立,人中龙凤,标准的四川漂亮妹子。
毫无疑问,这微信也是肯定忍不住要添加的,不然照片不好拿到。
走进“成都后花园•北美生活馆”,这豪华程度也并非一般。
川黔都是产酒大省,在四川成都,即使是习惯喝酱酒的我们,自然也只能是客随主便、入乡随俗,喝四川的五粮液。
有意思的是,更不知什么原因,尽管自己有糖尿病缠身,不敢喝更多的酒,但感觉这次:李三哥的这个五粮液,比平时在其他地方喝的要好很多,所以我也算是整了不少。这就难怪,五粮液集团去年的产值能达到六百多亿元,成为中国白酒前三中名符其实的“茅五汾”。
同学相见,自然是往事滔滔不绝,整个就餐过程中,六大河栏目记者始终遵循着“啊!里山!先生”的“约法三章”少说话。
从攀谈中,不多时,六大河栏目记者就弄清了李三哥的大致情况。原来,是在清华房地产总裁班上,今年已75岁的李三哥,年龄在班上排在第三,所以同学们就都称他为三哥。
李三哥、许安昌姐哥和“啊!里山!先生”三位同学在聊天中,尽管李三哥为人非常低调、实力不凡,但偶尔,他对两位同学兄弟也还是不时提醒,两位同学兄弟对他也是特别的尊敬,包括2010年曾是《中国商界》杂志封面人物的许安昌姐哥。
谈到兴奋处,“啊!里山!先生”甚至拿出手机,给远在福建和北京的大哥和二哥打起了电话,然后是同学之间相互接听,嘘寒问暖,其乐融融。
从他们的攀谈中,六大河栏目记者进一步的了解到,李三哥是一个很会修房子的人,他从事建房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用李三哥自己的话说,是“我这一生只会修房子”,他是成都本土房开中举足轻重的重量级人物,但凡李三哥开发的楼盘,总有两大特点:一个是配套设施完善,一个是注重文化建设。
酒足饭饱,尽管可以直接乘车回家休息的李三哥,还是又陪我们走回停车的圣沅红星爱琴海广场,握手告别后才各自上车。
“啊!里山!先生”和六大河栏目记者这晚的落宿地是位于崇州的唐人街,这里距离圣沅红星爱琴海广场约莫半小时车程,车也还要经过一段高速公路。
当“啊!里山!先生”和我抵达唐人街唐兴客馆,才放下行李没几分钟,客馆门外又传来了李三哥和保安的说话声……又是一次握手告别,李三哥说:“好好休息,明早我来陪你们吃早餐!”
躺在唐兴客馆漂亮古朴的房间内,仿佛回到盛世唐朝的六大河栏目记者,回味着李三哥“我这一生只会修房子”的战略,以及与李三哥相处几个小时中他待人接物的细节,我实在是睡不着了:要知道,李三哥可是75岁的人呀?! (本报记者 刘延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六大河访谈 | 范世凯:“争上游,喝摘要!”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