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围绕福建平潭丰华贸易有限公司(下称 “平潭丰华公司”)
19 年前一笔 78 万元借款引发的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因原审被告刘金云的再审申请及 “被股东” 的控诉再起波澜。这场横跨近 20 年的案件,历经债权三次转让、公司强制清算、申请执行人四度变更,如今更曝出注册材料伪造、股东身份造假等关键争议,成为工商登记公信力与公民身份权益保护的焦点事件。
回溯:19 年前借款违约,债权辗转三次转让
时间回到 2000 年 3 月,平潭丰华公司因生产周转需要,向中国银行平潭支行(下称 “平潭中行”)借款 100 万元,借款期限 12 个月,月利率 6.3375‰,福州丰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 “福州丰华公司”)为该笔借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借款到期后,平潭丰华公司未能足额偿还,截至 2004 年诉讼时,仍拖欠本金 78 万元及相应利息。
2004 年 4 月,福建省平潭县人民法院作出 [2004] 岚经初字第 21 号民事判决,判令平潭丰华公司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福州丰华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然而,在后续执行过程中,法院查明平潭丰华公司已倒闭,福州丰华公司账户无存款,案件无奈中止执行。
此后,该笔债权开启了长达 19 年的 “转让之旅”:2005 年,平潭中行将债权转让给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福州办事处(后更名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2020 年,该债权被转让至宁波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022 年,宁波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又将债权转让给自然人林恒贵。每一次转让均依法签订协议并通过报纸公告履行通知义务,平潭县人民法院也先后三次裁定变更申请执行人,最终确认林恒贵为该笔债权的合法权利人。
转折:“被股东” 突遭追责,注册材料曝造假疑云
2023 年 8 月,平潭丰华公司办理注销登记。作为债权最终受让人,林恒贵以 “股东怠于履行清算义务导致公司无法清算” 为由,将平潭丰华公司登记股东潘郁、刘金云诉至法院,要求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即 [2024] 闽 0128 民初 2941 号案件。
案件审理过程中,潘郁虽不服一审判决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但随后以 “与林恒贵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 为由申请撤回上诉,2025 年 2 月,福州中院裁定准许撤回上诉,一审判决生效。
而另一被告刘金云则陷入了 “莫名背债” 的困境。他在接受采访时情绪激动地控诉:“这完全是造假!1995 年公司注册时,工商局前面几页材料里明明只有潘郁和王孙雄两个人的名字,出资比例分别是 55% 和 45%,根本没有我!不知道潘郁怎么偷偷把我名字加进去,还分给我 25% 的股份,连最终的债权人林恒贵都曾是股东,这简直是乱来!”
刘金云进一步指出,公司注册材料的字体全是潘郁一手书写,所谓 “刘金云” 的签字全系伪造,“这些字体只要多看几遍,一般人都能看出来是假的,他就是故意害我!” 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注册材料上的相片来路不明,存在明显乱贴痕迹,而自己从未在该公司任职,也从未授权任何人使用自己的名字办理注册登记,“从公司注册、贷款放款,到后来倒闭、债权转让、清算,我一丝一毫都不知情,完全是被冒名当了股东!” 他还质疑,银行当初放贷时未严格审查工商执照真实性,才让潘郁凭借虚假材料顺利拿到贷款。
在再审申请书中,刘金云也明确提出,自己并非平潭丰华公司的真实股东,工商登记文件中 “刘金云” 的签字均系伪造,其从未签署过任何与公司相关的文件;同时,即便工商登记显示其占股 25%,其也从未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未掌控公司公章账册、未获得分红,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十八条中 “怠于履行清算义务” 的主体要件,不应承担责任。此外,刘金云还指出,平潭丰华公司已进入强制清算程序,根据破产法 “集体清偿” 原则,即便股东需承担责任,赔偿财产也应纳入破产财产按比例分配,原审判决股东直接向单个债权人清偿,属于适用法律错误。
关注:工商登记公信力与 “被股东” 权益的博弈
目前,刘金云已向平潭县人民法院提交再审申请,请求撤销 [2024] 闽 0128 民初 2941 号民事判决,改判其不承担任何责任。此案的核心争议点已从单纯的股东清算责任,延伸至 “工商登记材料造假情况下股东身份的认定”“非实际参与经营且被冒名股东的责任边界”“银行放贷审查义务的界定” 等多重法律与实务问题。
法律界人士表示,工商登记虽具有公示公信力,但并非绝对不可推翻,若有充分证据证明登记材料系伪造、当事人确系 “被股东” 且无任何实际参与行为,法院应依法否定其股东资格;同时,股东清算责任的承担需以 “怠于履行义务” 与 “公司无法清算” 存在因果关系为前提,不能仅凭登记身份就判令未参与任何公司事务的人承担责任。此案中,若刘金云所述的注册材料伪造情况属实,不仅关系到其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将对类似 “被股东”“挂名股东” 的责任认定、工商登记审查流程完善等产生重要影响,值得持续关注。(陈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维权困境:家属因家庭经济纠纷遭遇维权波折
下一篇:最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