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湖南泸溪县“多元富民产业”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5
08/31
23:30
中国新报
分享

 

     初秋时节,泸溪县万亩椪柑基地硕果初挂,葡萄园内藤蔓葱郁,玻璃椒种植示范基地红绿交映……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生动画卷正在武水河畔徐徐展开。近年来,泸溪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六个奋力打造”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有效激活了农村发展新动能。

 

 

      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柑橘、葡萄、辣椒、茶叶、油茶、铁骨猪等特色产业52万余亩,2024年实现综合收益9.2亿元,扶持发展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完成农产品加工总产值10.35亿元。一批具有泸溪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正快步走出湘西、走向全国。

 

特色产业齐头并进 打造富民增收“新引擎”

 

      泸溪县立足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布局,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柑橘产业作为传统主导产业,全县种植面积已达18.4万亩,去年产量18.06万吨,产值2.1亿元。泸溪椪柑以其优良品质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湖南名牌农产品”等称号,泸溪县更被誉为“中国椪柑之乡”。

 

 

      葡萄产业蓬勃发展,种植面积1.1万亩,年产量350万公斤,产值1.3亿元。建成葡萄万亩精品园1个、千亩标准园3个,葡萄酒加工厂年生产能力达300吨,“狮子山葡萄”连续两年荣获湖南省“湘葡绿品杯”金奖。

 

      玻璃椒产业独具特色,种植面积6.1万亩,年产鲜椒9.3万吨,干椒1万吨,产值2.5亿元。泸溪玻璃椒以其油亮透明、色艳味佳的特点,赢得市场青睐,形成以兴隆镇为核心的集群生产基地。

 

      油茶产业历史悠久,素有“油茶之乡”美誉。全县油茶面积8万亩,发展油茶专业合作社46家,“三合天”商标成功注册为国际商标。茶叶产业形成四大产业带:以兴隆场镇为核心的白茶产业带、洗溪镇为核心的黄金茶产业带、浦市镇为核心的桑叶茶产业带和洗溪八什坪为核心的林下茶产业带。全县茶园总面积1.8万亩,今年春茶产量11.15吨。

 

      铁骨猪产业作为地方特色品种,产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浦市镇,被誉为湘西大山里的“黑珍珠”。全县存栏12.5万头,年产值3.6亿元,已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此外,佤乡米基地2.2万亩,年产量880万公斤,产值8500万元;“洗溪豆腐”拥有千年历史,口感细腻、风味独特,热销长沙等城市,已获得国家生产许可证和商标注册。

 

创新机制多方发力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泸溪县在推进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注重科学布局,狠抓园区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凸显特色”原则,重点打造了一批“万字头”产业基地,辐射带动乡村富民产业建设50余万亩。累计创建标准果园5.16万亩,实施品改低改11.4万亩,产品优质率达80%。

 


       强化政策支持,保障资金投入。县委县政府每年整合产业资金2000万元以上,用于优势特色产业建设。2017年捆绑园区建设资金达4063万元,重点加大对椪柑、葡萄、辣椒、铁骨猪、油茶等基地建设投入,并出台产业发展、土地流转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突出科技支撑,注重示范引领。以“万名工程”院县共建为契机,建立“院校专家+农技干部+新型主体”技术帮扶机制。五年来,从华中农大、湖南农大等院校聘请专家、教授130余人次,推广作物新品种80多个,种植新技术72项,有效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培育经营主体,推进规模经营。全县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其中省级3家,州级9家。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利益机制,带动5万多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年创产值3.21亿元。同时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加快电商平台建设,成立泸溪县荣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构建“供销e家”“供销云商”等网络销售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打造特色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大力推进品牌创建战略,注册了浦市铁骨猪、洗溪豆腐、合水山茶油、笆斗山“玻璃椒”等特色农产品商标10余个。“泸溪椪柑”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ISO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狮子山葡萄”获绿色食品认证;兴隆场“油炸辣椒”获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农产品金奖。

 

绘就未来发展蓝图 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泸溪县将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县直各职能部门责任,制定更加精准的产业扶持政策;另一方面注重夯实基础,整合项目资金支持产业基地建设、良种繁育推广、设备升级改造,着力补齐农业发展短板。

 

 

       同时,该县将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打造精品休闲农业示范点,培育乡村旅游重点村,推动特色农产品就近就地商品化;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开拓国内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商超;大力发展电商消费,完善乡村电商物流体系,引导经营主体通过多种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

 

      泸溪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推动产业规范、有序发展,让乡村富民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放眼今天的泸溪农村,一个个特色产业兴旺发达,一个个品牌农产品声名远扬,一张张农民笑脸幸福灿烂,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记者 汪兆基 特约记者 彭司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数据资产流通新范式 :“数产融”再升级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