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金融行业总监刘君惠子向媒体记者介绍:从多年来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形成可复制的服务模式,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演进,恰是贵州以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我们的‘一体化登记服务平台’即将正式上线。”刘君惠子透露,该平台将以全新架构升级成为贵州数据资产流通领域的“新基建”。通过系统重构与场景创新,贵数所正不断突破数据流通中的堵点与难点,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加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
“产权登记是资产确权的前置条件,权属明确了,数据才能完成保险、质押这些金融服务。”刘君惠子举例,某大模型研发企业近期想以训练数据质押融资,因之前缺乏产权登记卡了壳,“新平台上线后,这类需求就能通过产权登记+资产挂牌的‘双登记’服务解决,不仅解决部分数据的权属问题,还为金融机构提供可参考和开发风控模式的有力依据。”
刘君惠子表示,多年来,数据要素交易市场一直存在确权难、入场难、定价难等问题。在数据要素市场中听到最多的关键词:“数据要素、数据资源、数据产品、数据知识产权、数据资产......”怎么来区分?之间又有哪些关联?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潜心研究,围绕各类具有代表性的产业进行探索,以贵数所数据流通交易平台为载体提供数据相关确权登记、供需撮合、交易行情与价格指数编制、流通交易、支付结算等服务,培育多元化生态机构,整合生态力量搭建各类行业、产业等数据可信空间核心基础设施,旨在解决数据流通中的信任缺失、权属不清、安全担忧、价值难量化等核心痛点。
通过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及相关技术建立起“数据一级市场”,以市场机制带动产业链搭建与挖掘数据应用场景,充分流通交互后形成标准化数据资产标的,在“数据二级市场”完成数据确权及数据资产登记等流程,协助建立金融风控及监管机制等,助推数据资产(资产衍生权益)更加畅通链接金融资本市场。
在推进技术升级的同时,一批创新应用场景也正加速落地。贵数所与知识产权部门、大数据发展管理部门、数据生态合作机构共同探索开发如酱酒、文旅非遗等领域的数据产业链溯源机制,构建“实物资产—数字权益”双向映射的数字化项目,将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等实体价值转化为可交易、可流通的数字资产并挂牌交易。通过实物订单与数字收益联动,传承人可依份额自动获取持续收益,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高效对接。
刘君惠子表示:“技术升级推动了创新应用场景的正加速落地。以酱酒产业的数据资产化为例。在贵数所的技术支持下,贵州遵商数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登记酱酒企业的生产环境数据、工艺数据,打造酱香酒可信数据空间,形成全链路数据的采集与整合。”
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则是破解信任难题的关键。刘君惠子坦言:“传统的一些凭证发放是纸质或电子文档,容易篡改;区块链存证后,交易全流程可追溯,企业参与交易的信任成本能降不少。”
从平台升级到场景落地,贵数所的探索正让数据流通“堵点”变“亮点”。在今年数博会期间,贵数所围绕数据交易生态构建、实践成果展示等方面,精心策划了“数据交易生态大会”“全国数据交易机构研讨会”“数据要素×行业成果展”两场主题活动及一大行业成果展,并设置“视野、筑基、熔铸、深耕、共融”五大主题展区,展示数据交易全生命周期实践,回顾贵数所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市场概况。
“数据流通难,难在‘不敢流’‘不知怎么流’。我们做的就是通过技术给数据‘上保险’,通过场景告诉大家‘怎么用’,让数据真正成为可流动、可交易、可增值的资产。”刘君惠子表示,这些探索,不仅为贵州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探路,更可为全国数据流通提供“贵州经验”。
未来,贵数所将继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罗丹 本报记者 刘延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贵州省市老科协邀请专家现场观摩指导病虫害测算对比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