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当好“大先生”,答好“教育卷”

2024
03/22
10:24
中国新报
分享

 

       3月18日下午,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的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他强调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文化素养的提升,更要重视上好思政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立志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这一重要论述,指明新时代的教育工作的方向,为我们答好铸魂育人的时代答卷提供了根本遵循。

 

        答好这份时代答卷,不仅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更是对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期望。在当前社会多元、价值观多样的背景下,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坚定信念的新一代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必须承担起铸魂育人的神圣使命,而教师则是这一使命的直接执行者,他们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任务。

 

       教育实践案例众多,成功的背后,总有教师对学生的深情与奉献。如湖南工程学院的思政课教师田小玲,她创新教学模式,融入红色故事,提升理解与感悟;破除教学界限,构建立体课堂;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推进理论宣讲;致力于“三全育人”,推进思政课一体化;以生动课堂传承红色基因。这正是铸魂育人的具体实践。

 

       要答好这份答卷,首先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打铁还要自身硬”,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学校也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履行铸魂育人的职责。

 

       其次,要注重思政课程的创新与改革。“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知行合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思政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灵魂觉醒的乐园。同时,还要注重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最后,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形成合力,共同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环境。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和良好习惯。学校则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发挥主导作用,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各界也应“各尽其责,共筑和谐”,积极参与到青少年的教育中来,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和展示机会。

 

       当好“大先生”,答好“教育卷”,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齐心协力,为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共同奉献智慧与力量。展望未来,新时代的教育事业必将绽放璀璨光芒,照亮前行之路。(本报评论员 陈文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涟源三小:肖小红、谭青果、杨冬珍老师们的教育之道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