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岳重钢将运动控制与3D视觉技术有效融合,攻克“卡脖子”技术,联袂高校研发检测仪器替代进口,引领风电装备智能制造新时代,入选全国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典型场景。
“目前,我们生产的风力塔筒焊缝数量较多,单纯用人工肉眼检查,非常复杂,准确率很低。因此我们大胆运用5G网络技术和云技术,在原来埋弧焊基础上,运用3D机器视觉实时检测焊缝位置并且引导焊枪对准焊缝进行焊接,实现高效率、高精度、高稳定性检测。” 1月9日,第二届新湖南贡献奖先进个人、湖南恒岳重钢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文斌向记者介绍,“法兰平面度智能检测装置也是该场景的应用之一。该检测装置是将工业相机通过旋转臂,对法兰表面进行扫描并自动成像。这时,电脑上将实时呈现法兰平面度的真实值,检测时间只需要2至3分钟,相较以往引进的国外设备,检测效率提高了近10倍。”
恒岳重钢经过13年的励精图治,成长为国家第一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湖南省上市后备企业、湖南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群重点企业、湖南省制造业质量标杆企业、湖南省中小企业品牌能力提升标杆企业、湖南省“智赋万企”重点调度企业。企业迈入湖南省新能源装备行业重点优势企业行列,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电建集团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主打产品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塔筒被评为“湖南名牌”产品,省内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多年稳居省内排名第一。
在“双碳”目标下,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风电产业将迎来井喷式发展。“我们已实现做湖南最好的重钢企业阶段性目标,下一步致力于新能源的智能发展、成为中国一流的新能源装备企业。”罗文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公司将重点突破‘10兆瓦级以上海上风电塔筒制造关键技术’,解决大尺寸塔筒的高效高质量焊接技术、自动化喷涂防腐技术、直径5米以上法兰平面度的智能检测技术,实现公司迈入海上风电行业,促使公司3至5年之内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争取早日上市。”(通讯员 邓小山 中国新报记者 符秋祖)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听诉求 谋发展丨衡阳高新区举行企业家座谈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