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经济地理丨拥抱城市群时代

2020
01/11
20:57
中国经济时报
分享

编者按

岁末话旧,蓄芳未来。回望2019年,随着区域间互动交流、开放合作日益密切,规划、交通、人才、金融等多方面交织共振,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意图和实施路径愈发明确清晰: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融合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畅想2020年,还会好戏连台。

区域发展战略:目标明确 路径清晰

经济地理丨拥抱城市群时代

图片来源/新华社

■段树军

2019年,城市群成为区域发展的关键词。

“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融合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2019年,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意图和实施路径愈发明确清晰。

2019年,两个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进入实质性阶段: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12月,规划纲要公布。按照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是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的战略定位是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从全球看,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重要载体。全球公认的成熟城市群以其特有优势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增长新动能。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有两个排名世界前三的城市群: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有两个:东京湾、大阪湾。

目前,城市群是我国创新要素集聚、人口密度高、产业竞争力强、经济效率最优的地区。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19个城市群的规划,19个城市群承载了我国78%的人口,贡献了超过80%的国内生产总值。2018年1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以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虽然在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区域分化现象逐渐显现,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基于此,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意见》的出台,对于区域发展来说,是继十九大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写入报告之后,我国区域发展的新部署和行动指南,对新时代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两个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是《意见》新部署的具体体现。

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群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城市群还未建立常态化协调机制,利益共享和成本共担机制尚不健全,等等。对此,笔者2019年在长三角地区调研时深有体会。比如,长三角各地的规划对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存在制约。长三角各城市、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县争相设立主导产业相同的开发区,凸显各地产业规划缺乏对接机制,地区间合作机制亟待完善。各地财税政策限制跨区域经济合作,难以形成财税跨区域转移支付和统筹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一体化发展进程。省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准入标准互认、业务系统互联、数据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从源头上制约了企业参与产业一体化的步伐。共建共享的人才服务体系尚未形成,长三角人才落户、居住、就医、子女入学等标准不统一,缺乏互认互通机制,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滞后制约产业一体化进程,等等。

存在的问题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一点,在城市群规划实施过程中,城市群的尺度相对比较大,缺少必要的切入点和抓手。于是,在城市群的核心地区,推进都市圈的建设成为政策选择。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指在城市群中出现的以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一体化的圈域经济现象,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指导意见》的战略目标是: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

梳理一下区域发展战略的脉络: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都市圈建设是城市群发展的抓手,协同发展是都市圈、城市群的路径和遵循。

新年伊始,在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可以预见,2020年,城市群(都市圈)建设还会好戏连台。

作者系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经济地理丨拥抱城市群时代

2019·回眸

粤港澳大湾区扬帆起航

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9+2”城市群功能定位版图最终确定,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经济地理丨拥抱城市群时代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圈点:风起南海,潮涌珠江。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落地的“元年”,11城间一系列的互动交流、开放合作日益密切,规划、交通、人才、金融等多方面交织共振,为这片热土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也将为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都市圈时代正在到来

2月,《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布,其中提出到2022年,中国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圈点:这一年是都市圈的“元年”,除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在加速集聚和联动外,西安、郑州、成都、武汉、南昌等城市也在积极布局现代化都市圈,中国的都市圈时代正在到来,城市的理想形态也有了新的答案。

长三角一体化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圈点:风从海上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正成为引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在新形势和新阶段之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义将更加丰富,长三角一体化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共融共享的明天值得期待。

中部崛起势头正劲

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8点意见,包括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绿色发展、做好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

圈点:当前,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未来,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因为这里是我国新一轮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区域,是扩大内需、提升开放水平极具潜力的区域,也是支撑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区域。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8月,《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12月,《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印发,深圳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圈点:壹引其纲,万目皆张。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所产生的“化学效应”“乘数效应”,如今已在深圳初步显现。一直放手去闯的深圳,有意愿更有能力抓住历史性机遇,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塑中国对外开放版图

8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印发,这是深化陆海双向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将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圈点:随着陆海新通道从地方探索上升为国家战略,西部内陆地区将逐渐从后发展地区变为开放前沿,将重塑中国对外开放版图。全面部署陆海新通道“路线图”,既彰显出中国坚定扩大开放的决心和诚意,也将让沿线国家和地区共享发展红利。

自贸区再扩围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8月,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个自贸试验区揭牌成立。至此,经过5次扩容,我国自贸试验区形成了“1+3+7+1+6”的新格局,覆盖东西南北中的自贸试验区建设正推动我国扩大开放不断深入。

圈点:从2013年建立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始,我国已经从过去的履约式开放进入积极主动自主开放的进程,不断拓宽开放的领域和力度。18个自贸试验区将发挥各自的潜力,形成百舸争流的新局面,为全国开放摸索新路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

圈点: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为黄河流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对黄河流域省区市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更需要山西、四川、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有新的担当和创新的智慧。

大兴国际机场带动区域经济起飞

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根据规划,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定位为旅客、货物、资本和技术流动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远期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的需求,成为带动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经济地理丨拥抱城市群时代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圈点: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不断深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其辐射带动的周边区域将打造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高地,乃至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和引领者,成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理念深刻变革的样本。

上合示范区正式落户青岛

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关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上合示范区正式落户青岛,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我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圈点:建设上合示范区,擘画了青岛发展的大坐标,从国家战略和全局层面,明确了青岛连贯东西、兼具陆海、内外开放的特殊重要地位;丰富了青岛战略目标的内涵,激励青岛以示范区建设为牵引,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发展的新的重要战略支点。

(本报记者王彩娜整理)

2020·预见

要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未来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风向标。201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区域政策和空间布局,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要扎实推进雄安新区建设,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措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

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中提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的思路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中提出,要从多方面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抓紧实施有关政策措施。

第一,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第二,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第三,要加快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建设用地资源向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倾斜。第四,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第五,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第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本报记者王彩娜整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百元创业到千亩花田 云南版李子柒用电商点亮故乡
下一篇:海归女博士为照顾生病母亲 弃百万年薪到农村种梨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