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烽火岁月 赓续抗战英魂
余盛亮
一、烽火悲歌:山河破碎中的不屈呐喊
八十年前,黑暗如墨,肆意蔓延,吞噬着华夏大地的每一寸安宁。日寇的铁蹄,践踏着古老的山河,如恶魔般狰狞。卢沟桥畔,枪声骤响,那是侵略者狂妄的咆哮,刹那间,和平的梦境破碎,硝烟弥漫了整个天际。
南京城中,鲜血汇聚成河,凄厉的惨叫划破长空,无辜的生命如蝼蚁般消逝,大地在颤抖,山河在哭泣。然而,中华儿女的灵魂,恰似那淬火的钢铁,在苦难中愈发坚毅。工农们放下锄头,操起简陋的武器,从田间地头奔赴战场;书生们舍弃了书桌的宁静,以笔为剑,投身于救亡图存的洪流。母亲送儿,目光中饱含着舐犊深情与民族大义;妻子别夫,泪水中流淌着不舍眷恋与坚定信念。在这山河破碎的绝境中,中华儿女发出了不屈的呐喊,以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侮的坚固长城。
二、浴血丰碑:战火淬炼出的英雄壮歌
在那漫长而残酷的烽火岁月里,无数英雄挺身而出,他们的身影,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黑暗的夜空。平型关上,八路军将士如神兵天降,以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打破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让侵略者首次领略到中华儿女的铁血豪情;台儿庄内,硝烟弥漫,尸横遍野,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烈士的鲜血,每一声呐喊都凝聚着视死如归的决心,他们用生命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杨靖宇,孤身一人在冰天雪地中与敌周旋,寒风如刀,饥饿如狼,他却以草根棉絮为食,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坚毅与忠诚,令天地动容,让敌寇胆寒;赵一曼,这位巾帼英雄,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她用柔弱的身躯承受着酷刑的折磨,却以钢铁般的意志捍卫着民族的尊严;狼牙山五壮士,在弹尽粮绝的绝境下,毅然选择纵身跳下悬崖,那决然的一跳,是对侵略者的蔑视,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们的壮举,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永恒象征。这些英雄们的事迹,如同一曲曲激昂的壮歌,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回荡。
三、胜利曙光:传承精神续写时代华章
历经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华儿女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那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时刻,是光明驱散黑暗的瞬间,日寇投降的消息传来,中华大地,一片欢腾。这胜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浇灌出的花朵;这荣耀,属于每一个为抗战付出的英勇灵魂。
八十年后的今天,战争的硝烟已然散去,但抗战精神却如同一座巍峨的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它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畏艰难险阻,勇挑历史重担。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力量,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让我们将抗战精神融入血脉,化作前行的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奋进,续写时代的壮丽华章,让先辈们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简介:余盛亮,贵州桐梓人,业余爱好文学。曾在《东方散文》《遵义日报》《中国新报》等处发表散文、现代诗数万余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海口:非遗走秀“点靓”骑楼老街
下一篇:最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