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香漫过校园
余盛亮
早读课的铃声还没响,桐梓县娄山关街道工农小学校园里的那几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已经把香风揉进了每一道窗缝。我站在办公室门口望过去,树冠像堆着蓬松的金雪一般,细碎的花瓣沾在墨绿色的叶尖,风一吹,便簌簌往下落,在青砖地上铺出层浅浅的黄。
这几棵桂花树有些年头了,树干虽然不是那么粗壮,但长势非常惹人喜爱。每到秋分前后,整座校园便成了花香的大容器。孩子们背着书包进校园时,脚步总会慢下来,小鼻子抽得一耸一耸的,有调皮的男孩踮着脚够低枝,被保安大叔笑着对他喝止:“别碰!这花是给全校师生闻的。”
课间歇息,操场边忽然热闹起来。几个一年级的小姑娘蹲在桂花树下,小心翼翼地捡花瓣,小手拢成杯状,生怕漏了一星半点。有个扎羊角辫的女孩,把花瓣撒在同桌的铅笔盒里,两人头凑着头笑,辫梢扫过落满花的地面,扬起一阵更浓的香。走廊上,刚跑完步的男孩们也不疯闹了,靠在栏杆上深呼吸,有个胖小子咂着嘴说:“比我奶奶做的桂花糕还香。”惹得周围人都笑。

我走到最大的那棵桂花树下,仰头看时,阳光正从枝叶间漏下来,把细碎的花瓣照得透亮,像撒了把碎金子。香气不是那种冲人的甜,而是带着点清润的凉,钻进喉咙里,连带着连日批改作业的倦意都淡了。有片花瓣落在教科书上,浅黄的,带着细细的纹路,我拈起来闻了闻,指尖竟也沾了香。
放学时,香风更稠了。家长们牵着孩子的手往回家走时,谈话声里总掺着句“这桂花开得真好”。我在校门口听着一位大婶说这花瓣,可以捡回去腌桂花糖,可好吃呢。孩子们听着蹦蹦跳跳地跑过,书包上沾着的花瓣随着脚步起落,像只只黄蝴蝶。我也试着那位大婶的说法,在办公桌上摆了个玻璃杯,里面盛着清水,浮着层新鲜的桂花,说是“给晚走的老师留着闻香”。
暮色漫进校园时,桂花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花瓣还在落,落在空荡荡的课桌上,落在滑梯的塑料板上,落在我走过的石板路上。晚风裹着香,掠过操场边的宣传栏,那里有孩子们闻到桂花香味的顽皮画面,还有稚嫩的笔触下,每朵花都咧着嘴笑。

其实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自己的小学时光。那时校园里也有棵桂花树,课间偷摘花瓣夹在课本里,后来那本书被翻得卷了边,却总带着股淡淡的香。如今站在这香风里,忽然明白,有些味道是会扎根的——就像这桂花香,每年如期漫过校园,漫过孩子们的笑声,也漫过时光,把温暖的记忆,悄悄种进每个经过的人心里。
夜渐深,教学楼的灯一盏盏熄了。只有桂花树还醒着,在月光下轻轻摇晃,把香风送向更远的地方。或许此刻,某个孩子的梦里,正落着一场香香的桂花雨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散文 | 娄义华: 中 奖
下一篇:最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