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阳虽位居攸县的西北之角,但这里历来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昔有“将军之乡”、今有“科干之乡”之称,而传为美谈。

坪阳小镇街景
根据现行国家公务员行政级别划分,一级:正国级-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等;二级:副国级-国家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三级:正部级-省委书记、省长等;四级:副部级-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五级:正厅级-市委书记、市长等;六级:副厅级-市委副书记、副市长等;七级:正处级-县委书记、县长等;八级:副处级-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九级:正科级-局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等;十级:副科级-党委副书记、副镇长等;十一级:科员-非领导职务的人员等;十二级:办事员-行政级别最低的非领导职务人。

据初步调查和不完全统计,截上除下,当代处于九级:正科级-局、镇党委书记、镇(乡)长(这里暂不含人大主席)的坪阳籍人分别有:联和村:吴运昌任笙塘乡乡长,周跃飞任县交警大队长;宁家坪社区: 宁昌平任坪阳乡长、刘桐吾任县供销社主任、刘芳田任皇图岭乡乡长、唐俊雄任农委会主任、黄武任县民政局长、刘德清任县财政局党委书记、王云福任莲塘坳乡党委书记,唐爱武任县爱卫办主任,刘瑞凡任县公安局副政委(正科),龙旺村:王金纯任县工业局长、吴达任县计生局局长,周金泉任县公安局副局长(正科)、王自华任县人民医院院长;坪双村:王谷泉任坪阳乡乡长,彭菊华任湖南坳乡乡长、县法院审判长,彭刚任县机关事务局局长;坪塘村:刘芷先新市区工所长、刘富林任市坪公社党委书记,刘福我任皇图岭镇镇长,刘四新任城关镇镇长、酒埠江镇党委书记,刘友芳任县经管局局长、机关事务局局长;刘善德任高枧乡乡长、党委书记,刘炳炎任县公安局副局长(正科),刘爱国任县水保局局长;坪台村:王清池任皇图岭四区区长,陈梅开任坪阳乡乡长,陈国将任中国银行攸县支行长,陈高飞任银坑乡乡长、县城管局局长,王廷任攸县一中校长;黄公村:唐降生任坪阳乡长,刘恒云任皇图岭镇党委书记、县国土局局长,王建华任莲塘坳乡乡长、丫江桥乡党委书记、县经管局局长,李春华任江桥街道办事处主任;双凡村:凡贻新任县药材局局长,王甘雨任城关镇长、县企业局局长,王恒龙任县疾控中心主任,王继志任县教育局局长,贺明任县信访、司法局局长;双松村:曾卫国任县卫校校长;龙泉村:陈燕武任县委办第一副主任,吴汉林任县教育局局长,王新民县公安局副局长(正科),陈百忠任城关镇镇长、皇图岭镇党委书记;笔武村:王鼎康任县地税局局长,刘友良任皇图岭镇党委书记、县财政局局长……这里就有48人之多。
他们有的来自解放前夕的中共地下党组织,有的来自北大毕业的高才生,有的来自上世纪70年代的乡农技站长,有的是务实打拼脱颖而出的全县"十佳公仆”……

回忆昔日时光
他们似大地上的葵花,红心永向共产党;
他们似岩石上的劲松,政治引领原则强;
他们似燃烧中的蜡烛,生生不息不为己;
他们似暗夜间的火把,勤探美好新明天。
于是,
他们在磨练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他们在困境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在奋斗中,升华了自己的才华;
他们在奋进中,创造了可歌的业绩;
并留下着许多令人敬佩的昔日故事。
刘善德,坪阳庙乡坪塘村皮佳冲组人,1957年2月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2年底高中毕业,1975-1981年到部队当兵,1982-1983年到坪阳公社任文化站长,1984年通过全省统考招干,1985年任皇图岭镇党委秘书,1998年任高枧乡乡长,2000年任高枧乡党委书记,2005年任县林业局副局长并黄丰桥林场场长。
在高枧乡的那些年,他起初担任主管乡林业工作的副乡长,但他吃苦务实,工作很有思路,当年兴办“万亩楠竹”“两千亩大径材”“千亩生态林”“千亩脐橙”“千亩低产林改造”五大基地,掀起高枧乡冬季农林生产新高潮,场面火爆,成绩突出,成为全县的“亮点”和参观学习现场,并当年被评为全县“十佳公仆”。就这样,他凭“万亩林场”一举升为乡长!
他针对当时农村工作中的农业税、上交提留收取,遇无钱时到农户挖粮及计划生育结扎、上环、引产,称为“要钱要粮要命”的“艰难三要”,弄得干群关系异常紧张,干部工作压力山重。但他能围绕难题提前匠心预案:根据群众愿望抢在冬闲季节为群众大办实事,造福于民--拢人心;春耕下田助生产夺丰收--积财富;制定村规民约分散管理、自我约束--正行为,使秋后的“艰难三要”阻力骤减,迎来工作新局面。于是,他紧联系这些亲历经历,精心梳理治理经验,提练新颖做法,成文《抓好村民自治,建立全新的农村工作秩序》,先后登上了株洲日报、湖南日报及省委的湖南通讯,还被收入全国的《邓小平理论研讨会文集》,造成轰动效应,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领导们的刮目相看,立即对他“官升一等”。这样,他凭一篇文章当上了高枧乡的党委书记。

现场采访记录
他处理突发事件,也是“里手”。那年,高枧乡某村发出了一起林木被盗事件,被林管员依法处理罚款,盗者因自已盗树之事败露,不好日后做人,便暗中服毒身亡,立即“一石击起千层波”,死者家属情绪激烈,持刀送尸抬棺至林管员家中闹事,一时闹得不可收拾,在全乡全县闹得“满城风雨",闹得令县公安司法部门也难于一时平息。他却采取“紧控现场不失控,找出主要对象速转化,处置化解三步走”:一是聚力应对:以自己直接领导下的全体乡干部管理员为基本力量;以县公安部门外来人员为支撑力量;以村组干部党员为配合力量,实行“三力整合”,按情分工,统一指挥,形成合力。二是分步实施:深夜解刀消威胁;装敛入棺出家门;村组干部挖墓穴;乡干抬棺前后护;填土掩盖圆滿完。三是事后回访,做好死者家属安慰工作,体现党的关怀与温暖。将这场“风暴”化解得风平浪静。

原攸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炳炎审阅此文文稿
“千锤百炼终成钢,冬去春来自吐华”。这是坪阳科级干部许许多多昔日故事中的其中一例,折射了这个群体的精气神,成为了他们的一个“缩影”,这极其客观地揭示了坪阳“科干之乡”的形成基因和成功密码:这不是上天的恩赐,这不是偶然的现象,这是他们不凡业绩积淀的自然结果,奋斗能力升华的必然反映!并证明:不怕地偏人穷,唯有融入党的事业,唯有顺应时代大潮,唯有凭借这个大平台,唯有坚定方向发挥正能量,不断努力学习、奋斗和攀登,才能脱颖而出,才有光明前程!(李放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浙江建德:古镇夏夜诗词音乐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