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精神之光,照亮信仰之路

2025
07/04
16:42
分享

 

精神之光,照亮信仰之路

贵州桐梓  余盛亮

 

     近日,我观看了《信仰》第二集“壮志换新天”,内心如波涛翻涌,久久无法平静。雷锋精神、王进喜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邓稼先精神……这一个个闪耀着光芒的词汇,如同一把把重锤,敲打着我的心灵,让我不禁热泪盈眶。

   

     雷锋,那位始终以一颗热忱之心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他所做的事或许看似平凡,扶老人过马路、帮战友洗衣服、为灾区捐款……然而,正是这无数平凡之事,汇聚成了伟大的雷锋精神。他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毫无怨言。这种对人民的无私大爱,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德之路。

  

     王进喜,“铁人”的名号响当当。在艰苦卓绝的石油开采一线,面对井喷的危急时刻,他不顾腿伤,纵身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展现了中国石油工人的顽强意志。他的精神,是一种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的抗争,是对国家能源事业的坚定担当。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铁人”王进喜以钢铁般的意志,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建设拼搏奋进。

   

      焦裕禄,这位兰考县的好书记,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面对兰考县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他拖着患有肝病的身体,深入基层,查风口、探流沙、趟洪水,带领兰考人民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他以“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情怀,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焦裕禄精神,是对人民的深情厚谊,是为了改变贫困面貌不惜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是所有党员干部心中不朽的丰碑。

    

      红旗渠精神,是林县人民在悬崖峭壁上艰苦奋斗十年开凿出“人工天河”的伟大见证。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他们凭借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万仞壁立的太行山上,削平了 1250 座山头,架设了 151 座渡槽,开凿了 211 个隧洞。这是怎样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怎样一种战天斗地的豪情!红旗渠精神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它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团结协作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动体现。

   

     邓稼先,这位“两弹元勋”,为了祖国的核武器事业,隐姓埋名数十载。在艰苦的科研环境中,他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参与核试验,将自己的智慧和生命都奉献给了国家的国防事业。他所展现出的,是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忠诚。邓稼先精神,代表着知识分子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勇攀科学高峰的崇高境界。

    

      这些伟大的精神,诞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却都有着共同的内核——对信仰的坚守。它们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生动写照。它们如同一座座灯塔,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作为一名党员,此刻我深感责任重大。这些伟大精神不应只是停留在历史的记忆里,更应成为我们在新时代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以雷锋为榜样,时刻怀揣为人民服务的热忱;以王进喜为标杆,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毫不退缩;以焦裕禄为楷模,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以红旗渠建设者为榜样,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攻克工作中的一道道难关;以邓稼先为典范,为了国家和民族的事业,默默奉献,不计回报。

    

     让我们铭记这些伟大精神,让信仰的力量在心中扎根生长,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长沙县作家协会2025年工作会议圆满召开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