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来自贵州省毕节示范区的土著益生菌,已正式进入中国酒都——仁怀市,这不能不说,是土著益生菌成果转化推广的一大进步。为此,10月31日,六大河栏目记者专访了贵州仁怀大团结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前来毕节市七星关区参加第三届土著益生菌成果转化研讨会的卢友树副总经理。

卢有树说:“与各位共探贵州本土土著益生菌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之路,同时向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同业同仁·汇报我们公司的项目落地规划、示范基地建设情况以及公司未来愿景,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卢有树说,仁怀大团结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白酒行业转行到农业项目的企业,在酱香酒产业链配套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作为贵州万益康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在 2025 年 8 月 28 日的产品说明会上正式达成联盟合作意向,土著益生菌(产品·技术)正式融入到仁怀的特色产业中。我们始终坚信:土著益生菌的价值,从自然中来、赋能到产业中去。依托仁怀本土菌种库,适配仁怀高粱、油菜、水稻、果蔬种植的专用菌肥与酵素的赋能,让菌种更适应当地土壤环境。同时对接本地酒业资源,探索利用益生菌技术处理酿酒酒糟,将废弃物转化为高价值有机菌肥,实现“酿酒废弃物-益生菌发酵-生态种植”的循环利用。
仁怀市作为中国酱香酒核心产区,常年种植有机高粱 35万至40 万亩,年产量达 10 万吨,产值约 10 亿元,带动 5 万余户农户增收致富。近年来,仁怀市积极探索“高粱 +”轮作模式,在 20 个乡镇街道发展“高粱 + 蔬菜”10 万亩、“高粱 + 油菜“10 万亩、“高粱 + 马铃薯“10 万亩,“高粱 +”轮作总面积达 30 万亩。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引入土著益生菌(产品·技术),旨在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传统农业,推动仁怀农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土著益生菌技术是从土壤中提取微生物菌群分离培育,可有效调节土壤微生态环境,改良土壤,分解农残,减少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有利于农业提质、增产、增效。在毕节示范区多地的实践中,该技术已展现出显著成效:油桃种植增产 71.8%,草莓产量增长 20%、糖度提高 4%、保鲜期延长 2-3 天,211 项农残指标检测全部 “未检出”,油菜增产 35.6%,菜籽出油率增加 1.4%。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土著益生菌技术的巨大潜力。
项目整体落地规划,基于对仁怀本土农业产业特点和土著益生菌技术优势的深入分析,我们制定了“三步走” 的项目落地战略:第一阶段(2025-2026 年)试点示范期,我们将在茅台镇、高大坪金山银水等核心区域建设 2000 亩核心示范基地,重点开展高粱、油菜、水稻等主导作物的土著益生菌种植试验基地。同时,公司加大与贵州万益康公司合作,定向培育适配仁怀喀斯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土著益生菌群。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第二阶段(2027-2028 年)规模推广期,将示范面积扩展至 2 万亩,覆盖仁怀市主要农业乡镇,预建3500 平方米育苗智能温室,培育益生菌改良种苗。采用“公司 + 村集体 + 农户”的合作模式,建立互补合作,实现“益生菌种植/养殖 - 优质原料收购 - 精深加工”的产业闭环。第三阶段(2029-2030 年)全域覆盖期,联合仁怀市 12 个乡镇全面推广土著益生菌种植技术,实现高粱、油菜、水稻、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的全覆盖。建立“土壤检测 - 菌株定制 - 全程指导 - 产品追溯” 的标准化服务体系,打造仁怀特色农产品品牌。预计带动农户1000户以上,户均年增收 5000 元以上。
油菜示范基地建设情况,我们的 30 亩油菜示范基地位于仁怀市高大坪镇银水村,这里是仁怀市农业农村局规划的油菜集中育苗示范点之一。基地引进了油研 585、油研 501、瑞油 100 等 15 个油菜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最适合仁怀市种植、最能发挥土著益生菌效果的优良品种。在技术应用方面,我们采用了“土著益生菌 + 有机种植”的模式。具体措施包括:每亩施用土著微生物有机菌肥 300 公斤,其中 100 公斤作底肥;在苗期、移栽期、花蕾期、结果期用土著微生物益生菌种植酵素兑水 1:300 倍进行叶面喷洒。同时,配套建设了滴灌系统,使灌溉效率提高至 90% 以上。
根据贵州万益康公司在毕节示范区黔西市林泉镇营脚村的试验数据,使用土著益生菌种植的油菜增产 35.6%,菜籽出油率增加 1.4%,ω-3 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维生素 E 等营养成分普遍高于普通菜籽油。我们预计,在仁怀的 30 亩示范基地,油菜亩产净收益可达 900-1100元 / 亩。更重要的是,通过土著益生菌技术,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 60% 以上,农药使用量 80% 以上,真正实现绿色种植。

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建设情况,10 亩大棚蔬菜示范基地位于仁怀市高大坪镇银水村,采用钢架结构大棚,每亩建设成本约 20000 元。基地主要种植草莓、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豇豆等高效益蔬菜品种,其中草莓种植面积1亩,黄瓜1亩、番茄、辣椒、茄子、豇豆各 2亩。大棚瓜果蔬菜种植采用了益生菌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含土著益生菌的微生态制剂精准渗入土壤,实践表明,用传统方法种植(瓜果蔬菜)每亩地的肥料、农药投入不低于 3000 元,用土著益生菌技术种植每亩地投入只需 1000 元左右,明显的降低了成本 。
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情况,大团结公司现在已经建成自己的生猪(中转站)与生态(瑶鸡)鸡场。同时对接养殖三个基地,第一个在三合镇,养殖生猪1200头。第二个在习水县温水镇,养殖跑山猪800头、鸡10000多只。第三个在本地。公司明年计划向遵义发展。
展望未来,仁怀大团结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将以土著益生菌技术为核心,构建“科技研发 - 规模种植 - 精深加工 - 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打造西南地区领先的生态农业企业。短期目标(2025-2026年):完成 2000 亩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形成成熟的土著益生菌种植技术体系,建立 5 个以上村级示范合作社,带动农户 500 户以上。中期目标(2027-2028年):示范面积扩展至 2 万亩。同时开启农产品绿色深加工,打造“仁怀土著益生菌”区域公用品牌。长期愿景(2029-2035 年):成为知名的土著益生菌生态农业产业化供应链,技术和产品辐射云贵川渝等西南地区,建立“产学研用” 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实现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带动农户增产、增收、增质,成为推动西南地区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三点关键经验:一是菌种“本土化”是核心,外来菌种在仁怀喀斯特地貌中存活率不足30%,而本土分离的菌种适应性可达90%以上。二是应用“场景化”是关键,针对酱香酒产区的土壤特性定制的土著益生菌方案,比通用产品效果提升40%。三是合作“生态化”是保障,我们已与本地酒业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酒糟益生菌转化技术的标准化,扩大“土著益生菌+种养循环”市场模式推广,力争三年内覆盖仁怀20%的高粱种植面积。
合作倡议与展望,土著益生菌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努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希望与贵州大学、贵州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土著益生菌菌种选育、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联盟建设,成立“仁怀市土著益生菌产业联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技术共享、市场共享。通过联盟平台,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强化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开展土著益生菌技术培训 30 期以上,培养技术骨干 100 名以上,培训农民 5000 人次以上。与职业院校合作,开设土著益生菌应用技术专业,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土著益生菌技术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仁怀大团结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将秉承“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崇尚的心态,深入挖掘土壤里藏着千年的土著益生菌智慧,用现代技术让这份智慧焕发新生。让土著益生菌在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等领域结出更多硕果,为贵州乡村振兴注入微生态动能。期待与各界朋友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土著益生菌技术在中国酒都——仁怀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建设美丽幸福新仁怀、推动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报记者 刘延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六大河·特写篇丨看百年校庆上走来的耄耋老人……
下一篇:最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