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访谈 | 一碗面的根脉:金斗黑坭 从故乡泥土里长出的味道!

2025
10/15
08:14
中国新报
分享

 

        他是一位曾经漂泊他乡,但胃和心始终被一碗面拴住的本地人。


        他叫李卫,是金斗黑坭的创始人。


        离家的日子里,他吃过各地的面——北方的劲道,南方的精致,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后来他明白了,少的,是那口忘不掉的“锅气”,是深植于记忆里的“土味”。那是他们金斗这片土地独有的味道。

 


        他们那儿的黑坭,不是普通的泥土。她富含矿物质,千百年来孕育出的麦子,自带一种独特的麦香与韧性。小时候,他奶奶用这黑土地长出的麦子揉面,在粗陶大碗里盛上满满一碗,那香气能飘满整个巷子。那不只是食物,那是金斗根脉的味道。


        然而,当他回到家乡,却发现这口熟悉的味道正在消失。年轻人外出,老手艺无人继承,市场上充斥着工业化、标准化的面条,那份源自土地的醇厚与手作的温度,渐行渐远。

 


         李卫问自己:能不能,把这口快要失传的“土味”,留下来?


         这个念头,成了 “金斗黑坭” 的起点。


        “金斗”, 是生他养他的这片福地的名字,寓意着富饶与宝贵。


         “黑坭”,是他们面条的灵魂所在,它直白地告诉所有人,他们的根,就扎在这片独特的黑土地里。

 


        创业之路,从寻找最原始的味觉密码开始。他们与本地坚守的农人合作,定点种植那片黑坭地上的老品种麦子;他们拜访村里最后几位坚持古法揉面、竹竿压面的老师傅,将他们的手艺奉为瑰宝,一遍遍地学,一次次的调试。


        他们不追求极致的白亮与顺滑,追求的,是麦子本真的微黄原色,是入口时那股扎实而温柔的筋道口感,是煮面时满屋弥漫的、带着泥土芬芳的纯粹麦香。

 


         金斗黑坭,不只是一碗面。她是他对故乡的一次深情回望,也是一次笨拙却坚定的守护。


        他们希望,当您品尝这碗面时,不仅能吃到健康与美味,更能感受到一份来自土地的诚意,一段关于传承的故事。他们希望,这碗源自“黑坭”的面,能成为连接游子与故乡的纽带,也能让更多远方的人,尝到他们这片土地最引以为傲的风味。

 


        这是一碗有根有脉的面。


        她的根,在金斗的黑坭里;


        她的脉,在他们一代代人的味觉记忆里。 (本报记者 刘延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六大河 | 云贵川鸡鸣三省融合宣传推广上台阶经济篇启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