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六大河•特写篇 | 触摸唐人街•国医馆 聆听怪医唐慎微故事

2025
09/17
07:50
中国新报
分享

 

        沿着唐风蜀韵景区行走,在李三哥的带领下,“啊!里山!先生”和六大河栏目记者来到了唐人街•国医馆门前,迎面的门上,是这样一幅楹联——“审元药方传经典,东璧纲目集大成。”

 


         仔细听李三哥介绍,六大河栏目记者才总算明白,原来,国医馆就是为了纪念“济世奇编惠中外,回春妙手彪古今”的宋代崇州人唐慎微而专门修建的。


        崇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4300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瑰宝。境内的众多古建筑经过时间的洗礼,愈发熠熠生辉。而古建的楹联,则凝聚了崇州千年沉淀的文化,为了更好地展现崇州的悠久历史,让大家更加了解崇州,六大河栏目记者特走进唐人街•国医馆,通过实地探访,了解怪医唐慎微的故事。


        “审元”是唐慎微的字号,与之对应的“东壁”,是李时珍的字号,除了同为医者外,他们之间还有什么联系呢?

 


        怪医唐慎微,字审元,北宋蜀州晋原(今崇州)人,著名医药学家,他对发展药物学和收集民间单验方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开创了药物学方剂对照之先河。


       唐慎微出身于世医家庭,对经方深有研究,知名一时。元佑年间(1086~1094)应蜀帅李端伯之招,至成都行医。唐氏虽语言朴讷,但睿智明敏,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名扬蜀中,行医不论贫贱,不分昼夜,不避寒暑,有求必应,有召必往,风雨无阻。


        为读书人治病,唐慎微从不收钱,只求以名方秘录为酬,因此学者喜与交游。每于经史诸书中得一方一药,必录而相咨,从而积累了丰富的药学资料。


        为了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医学和药物学知识贡献给社会,唐慎微经过长期的艰苦劳动,于元丰五年至六年(公元1082—1083年)间编写和出版了药物学巨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这部书出版不久就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受到官家的重视和民间的普遍欢迎。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共三十二卷,六十余万字,是我国宋以前本草学集大成之著作。问世后,历朝修刊,并数次作为国家法定本草颁布,沿用近五百年之久。


       该书使我国本草从此具备了药物学的规模,开创“方药对照”研究之先河,成为后世本草学著作编写的范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规模巨大、内容详博、药物众多、方药并举,集宋代以前中药学成就之大成,是一部研究中药学的重要历史文献,而且对后人在现代中医药健康养生领域研究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慎微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不仅合并了宋代掌禹锡的《嘉祐本草》和苏颂著的《图经本草》的全部内容,而且旁征博引,精细考察,采用“图文对照”形式,辑录了宋以前各家医药著作,从而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的医药文献。《神农本草经》、《本经集注》、《新修本草》、《炮炙论》、《开宝本草》、《海药本草》等已散失的珍贵本草文献的主要内容,都依靠《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得以保存下来,利于后世辑复。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1580种,其中新添药物就有476种,较前世本草大有突破。该书对药物形态、真伪、炮制和具体用法等药物知识,兼收并蓄、汇编一体,使人开卷了然。


        关于怪医唐慎微轶事典故,还有他虽是“深于经方,一时知名”,但决不因此恃才傲物,作风非常朴实,为人治病诊断处方仍很谨慎。他终生热爱医学事业,不为官禄所动,当他完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编著之后,尚书右丞蒲传正准备给他请官,唐慎微坚决的谢绝了,仍然埋头于他的医业。后来还把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婿都培养成为精通医理的名医。


       据同乡宇文虚中的回忆,元祐年间,在唐慎微还是儿童的时候,家里有位长辈患有非常严重的风毒病,请唐慎微治疗后很快就好了。但是,唐慎微指出,这病在一定的时候还要复发,可能仓促发作一时难请医生,于是预留方药,嘱咐他家里的人在某年某月旧病复发时,将预留方药启封如法治疗。果然,到了唐慎微预定的时间,宇文虚中那位长辈的病突然复发,家里人赶忙取出唐慎微预先留下的方药并依法救治,经过半月的时间就痊愈了。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这部书受到后世医药学家的重视,后世的不少本草书都以此书为基础,就连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撰写也以此书为基础和蓝本,李时珍对唐慎微也有很高的评价说:“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药物学著作而附有方剂的,实际是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开始的。因此,唐慎微可以当之无愧的堪称是中华中医领域的药学始祖。


        唐慎微编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流传下了古代医药学的经典,成为500年后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蓝本,而《本草纲目》则成为中医药学集大成之巨著。


        在唐人街•国医馆,不仅有北宋怪医唐慎微的大量展出,而且还有现代国医大师的身影:国医大师是中医药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国医大师的称号是中医药行业的最高荣誉,国医大师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众所周知,四川省共有4人入选国医大师,分别是:第一届郭子光,第二届刘敏如,第三届廖品正,第四届陈绍宏。


       在唐人街•国医馆,六大河栏目记者看到入驻的是第二届国医大师刘敏如——1933年生,汉族,四川成都人,中医妇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回六大河栏目记者终于看出,李三哥打造的这唐人街•国医馆,既是唐慎微纪念馆,同时也是当今名中医就诊的国医馆,这可是实至名归,李三哥真可谓是出手不凡。(本报记者 刘延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小乌龙320年“刘家大核桃树”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和二维码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