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今天已是8月21日,屈指一算,距离与“啊!里山!先生”进行云贵川(渝)鸡鸣三省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宣传推广上台阶工作告别中国•成都•唐人街已整整一个月了,原本想写一组关于唐人街的耳闻目睹,可到今天连第一篇六大河栏目都还没有推出,再不发出,新闻也就都变成旧闻了。
早二十年前,听爱好收藏的贵州企业家高安信说,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他认为最适合打造一个盛唐文化特质的城市,这盛世唐朝文化建设,要清一色打造成唐朝的建筑、文化,行走在上面的人们,一律穿着唐朝的服饰等等。
当时,六大河栏目记者对他的这种想法,那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他真敢想敢做,因为高坡,虽属于贵阳市,但爬上去后,却简直是另外一遍天:高耸入云的大坡上,平平坦坦,一览无余。
但多少年过去了,高安信口中高坡的盛唐文化却始终没能建成,就是在国内其他许多地方,盛唐文化的元素也不是很多。
只是近来,在中国民间社会活动家“啊!里山!先生”的口中,却常出现了中国•成都•唐人街的话语。
关于唐人街,通常讲,是海外华人的家园,是中华文化在国外的生动展示,是海外华人移民历史、文化与生活的缩影。她既是许多华人初到异国的“避风港”,也见证了华人群体在海外奋斗、扎根并与多元文化融合的历程。唐人街一般是国外才有,比如美国的许多城市,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等都有唐人街。
国内有唐人街,六大河栏目记者是从“啊!里山!先生”口中知道的,而且“啊!里山!先生”还说:这唐人街,就是他清华房地产总裁班同学李三哥投资开发的。
为了进一步证实唐人街的真实存在,担心六大河栏目记者不信,7月19日前,“啊!里山!先生”还进一步说,他已三次前往过中国•成都•唐人街,详细时间是——
2024年8月19日,第一到中国•成都•唐人街;
2024年12月26日,第二次到中国•成都•唐人街;
2025年6月21日,第三次到中国•成都•唐人街。
而且三次都得到了李三哥的热情接待。“啊!里山!先生”说,中国•成都•唐人街建设得很有特色,李三哥产业做得大,为人好,他不仅有房开,而且还有医院。
经“啊!里山!先生”这么一推荐,六大河栏目记者自然就产生了想了解中国•成都•唐人街的念想。
于是,在“啊!里山!先生”7月3日微信朋友圈发出出行邀请安排“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参与其中,深信会给你带来别样的精彩人生,中国民间‘啊!里山!先生’在民族振兴的旅行线路上等你”时,六大河栏目记者立即就欣然接受。
多年的相处,六大河栏目记者明显的感觉到,“啊!里山!先生”是一个务实的人,生活工作中,很少有他佩服的人,但是,对于开发中国•成都•唐人街的李三哥,“啊!里山!先生”可是非常的敬重,在前往成都的高速公路上,他给六大河栏目记者“约法三章”并一再告诫:见了李三哥后,第一不要主动添加微信和留电话号码,第二喝酒了要注意少说话,第三要多听李三哥说。
7月19日下午,在李三哥开发的成都圣沅红星爱琴海广场“烤匠”餐厅就餐完毕后,六大河栏目记者上车拟赶往中国•成都•唐人街,这时“啊!里山!先生”与李三哥接通电话,电话那头,当李三哥知道“啊!里山!先生”一行和同学许安昌都在圣沅红星爱琴海广场这边时,他说:“你们不用跑过来了,我过来,晚餐就在圣沅红星爱琴海广场这边安排。”
李三哥这种充分为别人考虑的细节,尽管还没见面,就让六大河栏目记者不禁感到佩服。
与贵阳比,成都的天气也是热的,在等候李三哥过圣沅红星爱琴海广场来的途中,许安昌姐哥带着“啊!里山!先生”和六大河栏目记者进了一家咖啡吧,室内开着空调,这时感觉舒服多了。
时间没过多久,75岁的李三哥很快就走进了咖啡吧,这时许安昌姐哥正要前去结账,却被李三哥一下给拽住了,“都几年不见了,哪里能让你破费……”说话间,李三哥的驾驶员已走向了收银台。
走出咖啡吧,前往圣沅红星爱琴海广场北美风情街别墅区晚餐的路上,绿茵树下,空气清新,一栋栋优雅的别墅迎面而来,李三哥顺手一指说:“我们开发的这批别墅,业主原来购买时才100多万元一套,现在已经增值为600多万元一套了。”
这一回,中国•成都•唐人街,中国民间社会活动家“啊!里山!先生”第四次来啦!(本报记者 刘延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六大河快讯 | 世界第一高桥启动荷载试验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