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奔腾的大瀑布上,映出绚烂彩虹。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芙蓉镇,在轰鸣的水声中开启新的一天。作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的历史文化名镇,芙蓉镇正以"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这一独特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
芙蓉镇原名王村,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龙山里耶出土的秦简记载,王村在当时已是"迁陵邮行洞庭"的必经邮道驿站。这里位于酉水之阳,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连川鄂,下通津京,自古为商贸重镇,素有"楚蜀通津"之称。
瀑布是芙蓉镇最壮丽的自然奇观,高60米,宽40米,分两级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春夏时节,酉水充沛,瀑布犹如一条巨龙奔腾而下,水声如雷,十里可闻。站在瀑布上方,可见急流直下,飞虹相映,五彩纷呈。有诗赞曰:"动地惊天响如雷,凭空飞坠雪千堆,银河浩瀚从天落,万斛珍珠处处飞。"瀑布水雾升腾,在阳光照射下形成道道彩虹,与古老的土家吊脚楼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入夜后,瀑布在灯光工程的装扮下更显迷人,流动的水幕与璀璨的灯火交相辉映,宛如仙境。
厚重的历史底蕴是芙蓉镇最珍贵的财富。公元910年,彭士愁建立土司王朝,定都溪州王村,修建"酉阳宫",开启了长达818年的土司王朝历史。这一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少数民族王朝,共传28代35位土司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后晋天福五年(940年)设立的溪州铜柱,作为土司王朝与楚王马希范战后盟约的见证,已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高4米、重约2.5吨的铜柱,上面铭刻着2300余字的《复溪州铜柱记》,是研究湘西少数民族历史的宝贵资料。
保存完好的五里青石板街蜿蜒而行,两旁是传统的板门店铺和土家吊脚楼。这条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街,至今仍然保持着往日的风韵,见证着古镇的变迁与发展。在清朝鼎盛时期,这里的店铺达560余家,每日骡马千余、商贾云集,一派繁荣景象。
1986年,谢晋导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取景拍摄,使这个沉寂的古镇一举成名。随着电影的成功,2007年王村正式更名为芙蓉镇。此后,《乌龙山剿匪记》、《血色湘西》等多部影视作品相继在此取景,2015年芙蓉镇被授牌为"全国影视指定拍摄基地"。
近年来,芙蓉镇先后获得"国家4A级景区"、"中国十佳旅游休闲古镇"等荣誉称号。2019年入选"湖南首批十大特色文旅小镇",2020年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园区之一。这些荣誉的获得,标志着芙蓉镇的保护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芙蓉镇不仅是一座旅游胜地,更成为活态的土家族文化博物馆。当地政府在保护古镇原有风貌的同时,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游客体验。古镇居民也积极参与到旅游发展中,将土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相结合。
站在土王桥上眺望,瀑布奔腾不息,古镇依山傍水,历史与现代在这里和谐交融。这座千年古镇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续写着"王者之村"的辉煌篇章。(记者 汪兆基 通讯员 彭司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张家界黄龙洞景区:优质服务获外地游客点赞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