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升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8月23日,海亮教育·古丈县第一中学组织开展了主题为“防患未‘燃’,守护平安校园”的消防演练培训活动。此次活动融合“实景模拟+知识普及+实操体验”三大特色,打造了一堂沉浸式、互动式、实战式的消防安全教育课。
图为培训现场
全真模拟,检验应急响应能力
下午2时30分许,随着“德泽楼突发火灾”的模拟警报响起,演练正式拉开序幕。滚滚浓烟迅速弥漫楼道,全校师生闻警而动,各楼层负责人迅速到位,指挥学生按照“低姿、捂口鼻、靠墙行”的逃生要领有序疏散。同学们沉着冷静、反应迅速,用4分35秒,全部安全撤离至德泽体艺广场,展现了良好的应急素养。
演练结束后,该校相关负责人对整个疏散过程进行了全面总结,既肯定了师生在紧急状况下的有序应对,也指出了部分细节如个别楼层撤离节奏较慢、集合后清点人数效率待提升等问题,为后续安全演练提供了改进方向。
图为消防应急演练
现身说法,筑牢安全思想防线
为了深化消防安全教育效果,该校特邀古丈县消防救援大队夏连林教官为全体师生开展《校园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夏教官结合近年来多起校园火灾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了火灾成因、发展规律及严重后果,通过视频、图片、数据等多种形式,生动直观地揭示了“火患猛于虎”的现实。
在讲解中,他特别强调了宿舍违规用电、实验操作不当、电器线路老化等校园常见火灾隐患,并从制度管理、行为规范、设施维护等维度提出预防建议,帮助师生树立“隐患即事故”的风险意识。
图为夏连林教官开展培训
现场实操,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活动亮点之一是“灭火实操体验”环节。在消防队员的专业指导下,师生们认真学习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分组进行了现场灭火演练。同学们踊跃参与,亲身体验扑灭“初期火灾”的全过程,不仅掌握了操作技巧,更增强了面对突发火情时的应对信心。此外,夏教官还现场演示了消防水带等器材的使用方法,讲解了高层缓降器、疏散通道标识识别等实用逃生技巧,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消防综合素养。
图为指导同学们开展灭火器使用实操
多维融合,打造校园安全文化
此次消防演练培训活动不仅是一次安全教育实践,更是海亮教育·古丈一中推进“五育融合”的生动体现。通过“理论+实践”“演练+教学”“警示+体验”的多元融合模式,该校将安全教育纳入工作体系,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同时,活动通过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进一步推动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校园安全文化构建。
主管消防安全的德育处副主任张盛甲进行活动总结
总结提升,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消防演练培训活动是新学期安全教育的“第一课”,也是学校常态化安全教育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该校将持续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安全演练制度化”“隐患排查常态化”等举措,不断提升校园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此次演练培训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也展现了海亮教育品牌在安全管理与教育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为打造“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幸福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向圣云)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海亮教育·古丈一中:举行2025年高一新生军训动员大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