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永安:“工会驿站+零工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撑起“温暖伞”

2025
10/23
14:39
中国新报
分享

 

    在福建永安市燕南街道五四社区,有一处热闹非凡的繁华商业区,人来人往,充满活力。2024年11月,永安市首个“工会驿站+零工驿站”在此建成,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新就业群体的日常生活,也温暖了整个社区。

 

温暖港湾,24小时不打烊

 

     “以前累了,只能在路边随便靠一靠,饿了就吃点冷饭。现在有了这个驿站,不仅能歇脚,还能热饭、喝水,真是太方便了!”外卖小哥小李一边在驿站的微波炉前热着饭,一边感激地说。小李是这个繁华商业区的“常客”,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为顾客送去美食。直到“工会驿站+零工驿站”建成后,他的生活才有了新的变化。

 

新就业群体的“暖心小家”

 

    这个驿站是由永安市总工会和五四社区联合打造的一座智能化“温馨站点”,建筑面积达216平方米。驿站内,无线网络、桌椅、冰箱、空调、饮水机、微波炉、应急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24小时不打烊,不间断地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

 

    小李第一次走进驿站时,还有些忐忑,但当他看到里面温馨的环境时,所有的顾虑都打消了。从那以后,这里便成了他的“暖心小家”。累了,进来歇歇脚;饿了,进来热热饭;手机没电了,进来充充电。这个“不打烊”的驿站,为像小李一样的新就业群体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一站服务,就业难题巧化解

 

     社区居民小张最近心情特别好,因为他通过“工会驿站+零工驿站”找到了一份零工,还接受了免费的职业指导。没有专业技能的小张之前一直为找工作而发愁,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了驿站。工作人员根据小张的具体情况,很快帮助他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

 

     这是驿站融合工会与就业服务功能、倾心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生动写照。驿站设置了就业信息发布区、求职招聘洽谈区等功能区,实时提供岗位信息、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培训报名等服务。同时,增加劳动维权、法律咨询等宣传服务,极大满足了新就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自建成以来,驿站已累计服务零工2300余人次,共有138家企业单位提供就业岗位381个,招聘人数超2000人。这个驿站,不仅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休息的场所,更成为了他们就业的“加油站”。

 

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优服务

 

      永安市总工会通过打造创业就业服务新模式,优化整合“工会驿站+零工驿站”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工会网络和资源,将零工驿站的信息发布平台与工会的宣传渠道相结合,积极拓展零工信息收集渠道,信息传播率大幅提高。截至目前,已累计登记零工信息558条,雇主信息774条,成功匹配就业信息412条,先后为500多名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各类就业援助、劳动维权、争议调解、学习休息等暖心服务。

 

    “通过整合资源,有效实现了驿站的信息共享和优化配置。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更好地满足了新就业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五四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林建婷说。

 

手工作坊,增收技能两不误

 

     “在这里,不仅能学到技能,还能增加收入,真是太好了!”社区失业人员小黄开心地说。他参加社区“暖新”手工作坊培训后,每月可完成300把雨伞半成品缝制,每月增收1000多元。

 

     永安市总工会携手永安市人社局,率先在五四社区成立了社区“暖新”手工作坊,创新采取“理论+演示+实操”培训方式,邀请永安市宇泰雨具公司技术骨干常态化深入零工驿站现场培训,手把手将伞布缝合技巧传授给社区失业人员、无业宝妈、新业态劳动者等就业困难人员。手工作坊试运营仅一个月,培训学员达72人,累计完成3383把雨伞半成品缝制,每个就业困难人员月均可增收1000至1500元。这个手工作坊,不仅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了技能培训的机会,更帮助他们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积分治理,志愿服务激活力

 

     “现在参与社区事务,不仅能帮助他人,还能获得积分兑换奖品,太有意义了!”外卖小哥小陈在参与社区卫生清扫后,获得了积分,并兑换了一份生活用品,感觉成就感满满。

 

新就业人员用积分兑换日用品

 

    永安市总工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激励参与、动态调整”原则,于今年9月在五四社区“双驿站”创新实行“积分制”管理,以积分量化行为,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事务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社区聚焦建成治理需求,设置了四大积分模块10项具体事务,按行为难度设1-10分梯度。采取“自主接单+社区活动”相结合,由社区积分管理小组,收集、审核参与信息,生成“积分存折本”。新就业人员凭借存折本,即可兑换米油、日用品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抵扣券等奖品。

 

     自“积分制”实行以来,成效凸显。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大幅提升,实现从“需动员”向“愿参与”转变。目前已有8名新就业人员主动报名社区公益帮扶活动,累计开展卫生清扫2次、清理卫生死角6处、上报安全隐患3条、协助设置警示标志1处、慰问困难家庭2户,推动形成了“群体有收获、社区有提升”的良性循环。

 

工会平台,贴心服务暖人心

 

    “这里不仅有休息的地方,还有各种培训和活动,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娘家人’的温暖!”社区居民小赵在参加工会工作小平台活动后,感慨地说。

 

     工会工作小平台位于永安城区繁华商业地带,建筑面积216平方米,总投资30万元。周边有住户3021户、居民11623人、职工8000余名,是户外劳动者的集中地。小平台借助当地工人文化宫资源,设置了办公、服务、宣传、活动、拓展五个主要功能区,建成了工会驿站、妈妈小屋、职工交流室、职工培训室、职工调解室等服务阵地,倾心提供政策宣传、就业创业、法律援助、休息避暑、休闲健身、哺乳护理、心理咨询等多样化服务。在这里,广大新就业形态群体就地就近就可尽享工会的“红利”。

 

     工会工作小平台持续拓展“平台+”服务功能,从“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累时休息、渴时饮水、避风遮雨”的驿站模式,提升为“政策宣传+技能培训+就业创业+零工市场+心理咨询+法律援助+母婴服务”等多功能服务模式,以“小平台”做实“大服务”,倾力打造成政策理论的“宣传站”、职工思想的“加油站”、传递爱心的“接力站”和能量补充的“中转站”,真正让新就业群体随时找得到、进得来、用得上,工会“娘家人”的作用凸显。

 

    “希望通过工会实实在在的暖心行动,让新就业群体在永安住得安心、歇得舒心、更有归属感。”永安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扬明表示。如今,在永安,“工会驿站+零工驿站”不仅仅是一个服务点,更是一个资源整合平台,通过一站式服务、资源共享、手工作坊、积分制管理等创新举措,全方位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新”服务,真正实现了“就业有门路、服务有平台、权益有保障”的目标,为加强基层治理和服务新业态劳动者提供了可复制的“永安样本”。(黄中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善祁东的公益答卷:祁东帮帮团的创新实践与共治之路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