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永安,提起永安市人大代表罗世永,当地的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亲切地称他为“兔司令”。十年间,这位福建家创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带头人,用一把兔粪铲、一张设计图、一颗滚烫初心,让最初的40只种兔“蹦”出了年产值720万元的富民产业,绘就了一幅幅生态循环、农旅融合、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伐木为生 创业寻梦
1978年出生的罗世永,早年靠伐木、运竹、种柑橘糊口。2014年,他敏锐捕捉到肉兔养殖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这个在旁人眼中或许平凡无奇的领域,于他而言却是希望的田野。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他毅然决然踏上了创业之路。
起初,创业之路荆棘丛生。缺资金,他就四处奔走借贷;缺技术,他便一头扎进兔舍,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凭借坚韧的毅力和执着,他从最初的40只兔子起步,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扩大养殖规模。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唯有创新。”罗世永说。在品种选育上,他绞尽脑汁,经过无数次试验与失败,最终优选出法国伊拉兔与福建黑兔进行杂交。这一模式培育出来的兔子,体型大、出栏快、抗病强,肉兔养殖效益大幅提升。
罗世永的现代化兔业基地
为给兔子营造更适宜的生长环境,罗世永独创了2米深的粪沟,以便兔子排泄,有效降低氨气浓度与湿度、减轻刺鼻气味的同时,极大方便了人工清扫。同时,他创新引入智能温控系统,依据四季变化与兔子生长需求,智能调节兔舍的温度与湿度,大幅提升了兔子的成活率,不仅降低养殖成本,更为肉兔养殖的长远发展筑牢了根基。
2020年,他的养殖业迎来了重大转机。福建家创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永安市洪田镇正式成立,一个集养殖、生态循环于一体的现代化兔业基地拔地而起。曾经那个在林间伐木的青年,如今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兔司令”,在他的带领下,一方水土正孕育着崭新的希望。
兔粪变宝 循环生金
踏入罗世永的兔业基地,一幅生态和谐的画卷徐徐展开。兔子们在这里不仅是经济收益的源泉,更是生态循环的关键一环,奏响了一曲“变废为宝”的绿色乐章。
每月,养殖基地会产生50至60立方米的兔粪,这在过去是个让人头疼的废弃物,但在罗世永眼中,却是源源不断的“绿色宝藏”。他巧妙地将这些兔粪进行堆积发酵,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周边果农与花卉种植户纷纷慕名而来,常常将这有机肥抢购一空,供不应求。
果农们将兔粪有机肥施于果园,果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果实的品质与口感明显提升,市场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不仅为果农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更让他们对生态养殖模式充满信心。花卉种植户们同样受益匪浅,花朵绽放得更为鲜艳娇美,花香四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订购。
“兔粪有机肥让果树硕果累累,品质口感都提升了,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罗世永自豪地说。这种“养兔+兔粪+果树”循环模式,不仅降低了养兔成本,还推动了当地绿色农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独木难成林。罗世永积极推行“公司+农户”模式,免费为周边散户提供技术指导,统一采购饲料,解决兔病防治问题,为养殖户们撑起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在他的带动下,20多户农户村民纷纷加入肉兔养殖行列。
如今,罗世永的肉兔养殖产业蓬勃发展,产品远销广东、浙江等地,年产值高峰时可达720万元,带动周边100多个村民就业,村民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曾经贫困的农家,如今纷纷盖起了小洋楼,开上了小汽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庭院迎客 农旅生辉
走进罗世永倾心打造的“美丽庭院”,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法师、紫乐等绿植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庭院各个角落。红砖搭建的观景平台,宛如岁月沉积的瑰宝,静谧伫立于院中,成为各地游客静赏日出日落的“网红打卡地”。
“萌兔喂养”成为孩子的最爱
近年来,罗世永与时俱进,巧妙地将养殖业与休闲农业深度融合,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农旅项目。“萌兔喂养”让各地游客亲密接触可爱的兔子、体验喂养的乐趣,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兔宴品尝”则以鲜美可口的兔肉佳肴撩动了美食爱好者的“味蕾”。这些活兔用泉水现宰现烹,肉质鲜嫩,口感醇厚,营养丰富,成为游客们争相品尝的特色美食。
美丽庭院成为“网红打卡地”
在“客带客”模式的推动下,罗世永的庭院名气攀升,被评为“省级美丽庭院”,游客们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在这里,城里人放下忙碌与疲惫,回归田园,体验采摘的乐趣,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他们赞叹道:“在这里,终于找到了久违的乡村味道,远离城市的喧嚣,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农旅融合不仅拓宽了我们的收入渠道,更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健康养殖的魅力,为兔肉市场的推广打开了新思路。”罗世永介绍。
履职为民 共富领航
作为永安市人大代表、洪田镇创业致富带头人,罗世永深知责任在肩。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室、“创业代表之家”平台作用,在履职路上争当“领头雁”,倾心为农户们提供全方位支持与帮助。
“实实在在提建议,勤勤恳恳做农业。”这是罗世永的座右铭。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摸排了解农户的实际需求与困难,精心撰写建议报告,积极为农业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倾力为农户提供创业指导,从养殖技术培训到市场行情分析,事无巨细,助力农户们突破发展瓶颈。
尽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给养殖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罗世永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只要坚持创新,小兔子也能做成大产业。”他坚信,凭借科技赋能与不断创新,养殖产业必将迎来美好的春天。
从“新农人”到“兴农人”,罗世永历经十载春秋,初心不改,用十年时间让一只只兔子灵动地“跳”出了一条生态循环、产业融合、农民共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他用人大代表的实际行动证明,在乡村希望的田野上,只要心怀热忱、敢于创新,兔业也能成为蓬勃的特色产业,农村也能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通讯员 黄中泉 吴春钐 记者 朱廷忠)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肖利民:“禾下乘凉”追梦人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