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泸溪县出台《油茶产业链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通过三年时间,将油茶产业打造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实现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亿元的目标。这一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泸溪这个素有“油茶之乡”美誉的湘西县城,正在以实际行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泸溪县油茶经营历史悠久,素有“油茶之乡”的美誉。解放前,茶油便是当地最主要农产品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全县油茶林面积达20万亩,茶油总产量100万公斤。然而,由于传统油茶林品种杂乱、经营粗放,亩产仅3-5公斤,效益低下,导致上世纪90年代大量油茶林被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至2016年,全县油茶林面积锐减至6.3万亩。
近年来,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泸溪县大力恢复油茶种植,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截至目前,该县油茶面积已恢复至9.3万亩,主要分布在合水镇、达岚镇、潭溪镇等地,为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县现有万亩以上油茶主产乡镇3个,千亩以上油茶主产村21个,形成了以合水镇、达岚镇为中心的油茶产业核心区。
泸溪县高度重视油茶产业的科技支撑。按照“四定三清楚”(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品种清楚、种源清楚、销售去向清楚)的要求,泸溪县严格控制种苗供应。目前县内有三年生及以上油茶苗180万株,能满足油茶造林对良种苗木的需求。
在经营管理上,坚持以为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农户自发栽植为辅,积极引导村集体经济参与油茶产业建设。该县林业局安排项目支持村支两委将农户零散土地集中起来,采用农户出土地,村集体出资金栽植、管理,油茶产生收益后与农户分成的模式。目前达岚的六里村、合水的横坡村、解放岩的场上村等都把油茶纳入了村集体经济。
油茶生产是基础,销售是关键。泸溪县在大力支持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也在生产和销售上大力扶持生产企业。2023年争取项目资金15万元,用于国富油茶加工厂的小作坊改造升级;2024年争取资金100万元用于荣辰公司的油茶仓储、交易中心建设。
目前,该县已有油茶专业合作社46家,油茶加工小作坊7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2家。两家企业已成功注册“湘国富”、“三合天”两个油茶商标,其中“三合天”在注册国家商标的同时还注册了国际商标,使泸溪油茶能够走出国门,销往国际市场。该县还通过建设现代化的油茶加工车间,对原有的茶油加工小作坊提质升级改造,推动全县茶油加工向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
泸溪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示范基地引领,社会资本主导,国家项目扶持,项目区群众参与,全县油茶产业近些年得到了蓬勃发展。2021-2023年整合资金在合水镇投入项目资金344万元,用于新造扩面、补植培管和建设示范基地;在达岚镇投资301万元用于新造扩面、油茶低改和完善基础设施。
该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到2027年,泸溪县油茶林总面积发展到10万亩,其中高产林6万亩,占比60%。重点培育1-2家茶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推广低温压榨工艺,发展精炼食用油、化妆品、医用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油茶全产业链总产值1亿元以上。
未来三年,泸溪县将继续以发展绿色、有机油茶创建地理标志品牌为目标,打造和推广泸溪油茶生态品牌,努力让曾经的荒山秃岭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基地,让油茶树变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国际日报 记者 汪兆基 特约记者 彭司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贵州锦屏公安交警:啤酒音乐节交通宣传安保两不误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