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湖南泸溪青年杨世民:让狮子山葡萄香飘全国

2025
08/23
09:42
中国新报
分享

 

      从大学校园回到湘西泸溪,从一片葡萄园到千余亩产业基地,杨世民这位90后青年用一根网线、一群社群、一颗匠心,让深山葡萄走出湖南,香飘全国。


 

      泸溪的狮子山上,连绵的葡萄藤在夏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杨世民穿梭在葡萄架间,仔细查看着即将成熟的“巨峰”葡萄。这位1991年出生的青年,身上有着多重身份:泸溪玮博生鲜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省“头雁”项目培育对象、湘西州乡村振兴青年英才。
但他最珍视的,还是“葡萄匠人”这个称号。


辛勤耕耘,让梦想在葡萄藤上开花

 

      “我是吃着狮子山葡萄长大的,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流淌着爷爷和父辈们的汗水。”杨世民站在葡萄园里,目光坚定地说。

 

 

      时间回溯到1989年,杨世民的父辈们来到狮子山,被这里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吸引,开启了葡萄育苗的创业之路。1991年,葡萄园迎来首次丰收,也正是这一年,杨世民出生了。

 

    “土地不会辜负汗水,创新才能赢得未来。”这是杨世民常说的一句话。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毅然回到家乡,于2022年7月注册成立泸溪县玮博生鲜责任有限公司,全身心投入葡萄产业。

 

     面对亲友的不解,杨世民只是淡然一笑:“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这是我的根,也是我的梦。”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叩开市场大门

 

     创业之初,杨世民就意识到,传统种植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市场需求。他大胆引入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智能化土壤监测设备等先进技术,实现葡萄种植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最好的销售就是让产品自己说话。”杨世民深谙品质的重要性。在确保葡萄品质的基础上,他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营销。

 

      微店、抖音、小红书......这些年轻人聚集的平台,成了他推广狮子山葡萄的新战场。通过图文、视频展示种植全过程,他吸引了超万名粉丝关注,抖音平台农产品推广视频播放量累计达500万次。
杨世民走进500多个小区举办免费品尝活动,组建小区鲜果社群进行线上销售。“这种以小区为单位的预购模式,既减少了中间环节,又保证了葡萄的新鲜度,实现了双赢。”杨世民介绍说。

 

头雁领航,带动乡亲共赴甜蜜事业

 

       在杨世民的努力下,公司团队壮大至50人,葡萄种植面积扩张到3000余亩,其中挂果面积1000余亩,培育了“巨峰”“夏黑”等15个优良品种。2024年,线上销售额突破50万元,销售总额突破800万余元,同比增长30%。

 

 

      “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杨世民始终牢记创业初心。他组织了20余场培训,培训800余人次,为附近村民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120余户村民种植葡萄,年均增收5万元。
各级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修建灌溉蓄水池、地头石阶路和产业油漆公路,大大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团委推荐他参加各类创业推荐会和大赛,2023年入选湘西州乡村振兴青年英才返乡创业支持计划,同年参加湖南省“青马工程”企业班暨“芙蓉学子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创业的道路虽然充满艰辛,但只要有梦想、有决心、有行动,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杨世民站在湖南省青年创业大赛的演讲台上,自信地分享着自己的创业心得,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热烈掌声。

 

 

     如今,狮子山的葡萄产业已成为泸溪县的一张亮丽名片。每年葡萄成熟季节,前来采摘、购买的游客络绎不绝。

 

     杨世民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深化产品加工,打造集观光、采摘、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夕阳西下,狮子山上的葡萄藤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杨世民望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这位敢拼敢干的青年,正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让狮子山葡萄香飘更远的地方。(记者 汪兆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兰州:网络普法“织”进街巷烟火里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