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永安市小陶镇坚村,曾经有一片“沉睡”许久的撂荒地,如今,这片土地正悄然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脸”。走进坚村,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曾经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已被一垄垄中草药所覆盖,阵阵药香弥漫空中,这是小陶“唤醒”撂荒地、激活产业新动能的一个生动缩影。
这片撂荒地的“变脸”,始于小陶镇八一村村民江惟信的一次大胆尝试。“这片土地原本肥沃,荒着太可惜了,我就想着把它有效利用起来。”江惟信看中了撂荒地的发展潜力,跨村租用了这片土地。然而“唤醒”土地容易,要让土地生金却并非易事,如何有效盘活闲置土地,让土地价值翻番?江惟信先后前往江西、江苏、上海等地考察学习,发现中草药“粉防己”的市场行情看好,具有祛风止痛、利水消肿等功效,且小陶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恰好适合该中草药的生长。于是,他以种植粉防己为切入点,大胆投入30多万元,对29.8亩撂荒地进行大规模“变脸”改造,让撂荒地重焕生机与活力。
“去年12月,我开始种植粉防己,聘用了20名村民一起帮忙种植打理。2年后,亩产值预计可达15万元,总产值约450万元。”江惟信不仅让这片撂荒地彻底“苏醒”,还带动当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梦”,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从无人问津的荒芜之地到充满希望的致富之田,这片撂荒地的成功“逆袭”,成为了助力乡村多元产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近年来,小陶镇积极唤醒“沉睡”资源,不断优化特色产业布局,规模发展中草药种植。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连片种植等有力措施,促进中草药产能提升,让撂荒地真正“活”了起来,重新成为农户们的“致富田”。
如今,小陶镇已在辖区坚村、大陶口等行政村陆续“唤醒”沉睡的撂荒地,大力推广种植泽泻、石菖蒲等中草药,总种植面积超100亩,其中,泽泻种植40多亩,一年后即可收益,产值约40万元;石菖蒲种植60多亩,三年后可收成,产值可达360万元。(通讯员 黄中泉 杨祺 记者 朱廷忠)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