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贵州凯里:苗族同胞欢庆“甘囊香”芦笙节

2024
03/05
17:22
中国新报
分享

 

 

2024年3月2日,在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苗族群众在参加“甘囊香”芦笙节活动。(杨仁海 摄)

2024年3月2日,在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苗族群众在跳芦笙舞。(杨仁海 摄)

2024年3月2日,在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苗族姑娘在跳芦笙舞。(杨仁海 摄)

2024年3月2日,在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苗族姑娘小伙一起吹奏芦笙。(杨仁海 摄)

2024年3月2日,在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苗族群众在吹奏芦笙。(杨仁海 摄)

2024年3月2日,在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一名苗族男孩在吹奏芦笙。(杨仁海 摄)

2024年3月2日,在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一名苗族女孩在跳芦笙舞。(杨仁海 摄)

2024年3月2日,在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苗族妇女在跳芦笙舞。(杨仁海 摄)

10、2024年3月2日,在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一名苗族男孩在跳芦笙舞。(杨仁海 摄)

2024年3月2日,在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苗族群众在参加“甘囊香”芦笙节活动。(杨仁海 摄)

2024年3月2日,在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苗族母亲在给女儿整理银帽。(杨仁海 摄)

 

        每年农历正月,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舟溪镇,来自凯里周边县的数千苗族群众会穿上节日盛装,聚集一堂,吹起芦笙跳起舞,欢庆“甘囊香”芦笙节。

 

       “甘囊香”是苗语音译,意为“河流的下游,神仙汇聚的地方”。“甘囊香”芦笙节延续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仁海)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民俗之美,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的不竭动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