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关博民俗年,古风雅韵游客欢!

2024
02/28
07:05
中国新报
分享

 

      甲辰龙年新春佳节,古都西安又火爆了!

 

      在总台春晚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中,唐朝大诗人李白穿越时空而来,驾鹤飞越西安永宁门,与今人饮酒对诗,共赏千年古都今日之飞扬神采。

 

          一个极致浪漫的节目足以惊艳世界,展现西安风貌、三秦性格、中国风格,“吸睛”无数,令人震撼,好评一片。

 

          一座承载了华夏文明、秦砖汉瓦诉说历史、拥有千年绝代风华的大长安,尤其是无以伦比的盛唐风韵足以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沉浸式体验诗意山河。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和各大景区、文博单位一起,通过推出各类西安年活动,让全国各地的游客共享“西安情、中国味、中华魂”春节文旅盛宴。

 

        感恩天公作美碧空红日古都丽;喜看大美关博多彩民俗游客欢。

 

        关博院推出的“大美关博民俗年”,以其自然环境佳、年味气氛浓、历史韵味足、文化内涵深、民俗风情美、互动体验强、时间跨度长等特色,吸引了海内外的游客。

 

         从玉兔岁尾到金龙年头,从一轮朝阳迎旭日,到百缕晚霞待星光,在高大的赵家门楼前,开阔的高山仰止广场,古色古香的游客中心、梨园、孙福堂宅院,庄严肃穆的稷王庙等地,游客在时光的穿越中,只要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用心感受,随时随地都能与古人对话,与历史共情,与文化同频,与民俗通融。

 

       大年初一,2024甲辰新年稷王庙祭祖祈福活动在悠扬的古乐中庄严举行,活动旨在感恩后稷的丰功伟绩,传承农耕文化,祈福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同日上午,古建之光——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科普展开幕式在祥和喜庆的氛围中启动。通过展览,可让更多的观摩者了解建筑营造相关知识,人类居住历史,感受古建背后的文化内涵,领略营造技艺的工匠精神,传承弘扬优秀建筑文化、传统文化。

 

 

        在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在零距离观摩学习的同时,不乏上前亲身体验者。对锯子、凿子、刨子等工具逐一使用,其中大人带着小孩的亲子式体验,不但让人感受到了科普展的魅力和价值,而且令人更加坚信,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已经撒播到了孩子的心田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已然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展现出新的蓬勃生机,未来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正月初五,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的二十多名留学生走进关博院,他们身着汉服,畅游古宅大院,舞龙,做皮影,拓年画,转八角巾,挂福牌祈福,玩转易道七子运动袋,乐享华阴老腔和秦腔视听文化盛宴,沉浸式体验关中春节民俗文化,纷纷表示欢乐多多,收获满满。

 

       正如该校庞晨光副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所说,国际学生既是中国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在节日期间带领他们来到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体验原汁原味的纯正的民俗文化,让他们了解生动鲜活的中国人的生活。他们将来会向他们的同胞甚至他们的学生,传播真实、立体、生动的中国文化,发挥他们作为文化使者的重要作用。

 

       文化和旅游部新媒体平台——文旅中国、中国文化传媒网、中国教育电视台、浙江经视、陕西新闻联播、都市快报、陕西新闻网等媒体均对此次盛况进行了报道。

 

       “大美关博民俗年”活动循环进行,精彩持续不断。游客可观可听可赏,

 

        皆可参与其中互动体验。

 

        舞动飞龙势如虹,投壶蹴鞠互动中。武术展演风骨劲,站如松来坐如钟。

 

        华阴老腔和秦腔,高亢激越能绕梁。气势磅礴多雄壮,聆听过瘾望故乡。

 

        除了老腔、秦腔,快板、相声以及葫芦丝、笛子等演出也竞相为游客演出。

 

        岁月静好读书时,细读慢品悦无期。

 

        红日暖阳也好,风起雪落也罢,或在日光浴中轻翻书卷,或围炉煮茶听风赏雪享趣闲。

 

        新春佳节,来关博院的游客能感知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和谐,静谧与跃动的契合,认知与践行的兼容,特别是不但能得到感官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还能获得情感的愉悦、精神的慰籍和心灵的滋养。(文字/益喜 图片/郭文潮 秦声 王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