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古建之光—―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科普展在关博院开幕

2024
02/11
10:37
中国新报
分享

 

      甲辰龙年新春至,祥瑞福乐满神州。

 

      龙年大年初一,南五台山下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竹青柏翠、张灯结彩、云祥福瑞,一派喜气洋洋过大年的热闹景象。

 

 

      当日上午,关博院内的赵家门楼前嘉宾云集,古建之光—―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科普展开幕式在祥和喜庆的氛围中温馨启动。

 

      有关专家学者、摄影家、艺术家、非遗传承人、文化工作者、资深媒体人等多领域代表参加了活动。大风诗社秘书长王小兰主持活动。

 

 

       陕西省文物局原副局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刘云辉先生,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省政府非遗保护评审专家傅功振先生,国家一级演员、西北春晚总导演王科学先生,冰心散文奖获得者、作家、灏文书院副院长李亚军先生,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王林奎教授,中国网区域运营总监宽宁女士,省收藏家协会漆器漆艺专委会主任马俊先生,长安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郭文潮先生,文化学者、大风诗社常务副秘书长郭安民先生,国家级非遗“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营造技艺大师、关博院副院长王顺利先生及他的弟子,灏文书院院长助理王栋先生,关博院非遗办主任梁挺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关中自古帝王都,建筑从来难尽书。

 

      在关中这方神奇的历史厚壤、神圣的文化沃土上,不仅闪耀着中华文明之光,也映射着中国古建之光。作为中国建筑的主要发源地,关中的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不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且辐射到海内外,深深地影响了全国乃至世界建筑的发展进程。

 

      开幕式上,王顺利先生在介绍了项目保护和本次展览筹备情况后,他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共同为我国非遗保护事业贡献个人力量,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傅功振先生在讲话中,以大关中历史文化的视野,从非遗活态传承等角度,对关博院的古建筑,对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进行了学术性的诠释。

 

       对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等重要价值作了阐述之后,刘云辉先生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后,嘉宾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移步孙福堂宅院参观展览。

 

 

      参观后,嘉宾们一致认为,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关中地区民居营造匠人世代相承的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民居营造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在异地迁复建保护中得以传承和利用。大家都由衷地感到,关博院的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是当之无愧的,关博院成为该项目的保护单位也是实至名归的。

 

 

     本次展览依托古民居群落的良好氛围以及附属场所,对古民居老构件及资料展示,对工具和材料、“三雕”制作现场体验,展出有图片资料、营造工具、构件实物共计500余件,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要素全齐备。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此次展览,从即日起将一直持续到5月10号,旨在让更多的观摩者了解建筑营造相关知识,人类居住历史,感受古建背后的文化内涵,领略营造技艺的工匠精神,也为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提供优秀传统文化观摩体验项目,并自觉成为优秀建筑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 (文字/益喜 图片/郭文潮 秦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春走基层】“蛟龙”迎新春 巨型龙灯点亮什刹海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