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基层减负,得先搞清楚谁该干啥

2024
08/01
17:51
中国新报
分享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曾是形容基层工作繁重、责任重大的经典比喻。然而,据媒体报道,有的地方却将本应由上级职能部门承担的责任,以属地管理之名层层“甩锅”给基层,导致基层成为“背锅侠”,苦不堪言。这种“甩锅”式管理,不仅让基层工作人员疲于奔命,更影响了基层治理效能和干群关系。

 

        当前,不少基层单位面临着上级部门“层层加码”的压力。一些职能部门为了规避自身责任,打着“属地管理”的旗号,将任务和责任层层下压至乡镇村社。这些基层单位在人力、物力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硬着头皮接下这些“烫手的山芋”。

 

       究其原因,在于一些上级部门对自身职责定位不清,存在“权力上收、责任下放”的倾向。他们把基层当作“万能筐”,什么任务都往里装,却忽视了基层的实际承载能力。同时,一些基层干部也缺乏担当精神,面对上级压力时选择“层层递减”“层层推卸”,导致问题积压在基层,难以解决。

 

        这种“甩锅”式管理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一方面,它加重了基层的工作负担,导致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类任务,无暇顾及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它也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让群众对政府工作产生不信任感。更为严重的是,它可能引发基层干部的逆反心理,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甚至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要任务是理清基层职责边界。具体来说,县乡村都得有自己的“职责地图”和“履职指南”,让基层一目了然,哪些事是乡镇的“主场”,哪些任务得村社来“接招”,哪些责任是行业职能部门的“必修课”,还得把各个层级的职责边界划得明明白白,丁是丁卯是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田”。有些工作职责在县级职能部门,需要镇村来“友情客串”的,那就得给镇村配上给力的“装备”和“支援”,不能“既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只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事费配套,才能让工作稳稳地“落地生花”。此外,还得构建有效的“监控系统”和“督察队”,防止层层加码、随意甩锅。对那些违规“甩”给基层的事务和责任,得严加惩处,树立起重视基层、关心基层的“正能量”。例如,吉林省推行“责任清单”制度,明确列出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责任事项和权力边界,有效避免了责任推诿和权责不清的问题。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

 

      “基层工作很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为基层“减负松绑”,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高效履职,才能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基层治理格局,推动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基层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吧!(陈文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菲执法部门合作遣返一批在菲从事离岸博彩中国公民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