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走进诗意二中——记贵州省桐梓县第二高级中学

2024
03/23
19:46
中国新报
分享

 

      (文/戴祥勤 丁云碧  图/刘凯扬)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我们桐梓县退休干部报告文学采风团,一行三人奔赴贵州省桐梓县第二高级中学。

 

 

       走进校园,“诗意二中”四个红色大字赫然醒目屹立在办公楼顶分外抢眼。校内环境幽雅,绿树成萌,鸟语花香;运动场、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宿舍楼、师生食堂等,规划有序,依次林立,给人一种和谐舒适,充满诗意的感觉……

 

 

        稍等片刻,该校原办公室主任幸国祥,在百忙之中接待了我们。幸主任向我们介绍了桐梓二中的基本情况,学校位于桐梓县娄山关街道鞍山村境内,距县城城中心2公里,是一所县管直属公办学校,省级三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始建于1933年,新建于2010年,2012年投入使用。校园建设共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154亩,建筑面积51508平方米。现有高一、高二、高三3个年级共67个班,在校教师272人,学生3485人。学校配备有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舞蹈、录播、图书多功能室32间,学术报告厅2间。校内硬件设施齐全,办公条件优越,活动场所宽阔,布局较为合理。学校于2017年7月被授予“贵州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建校以来,桐梓二中以学为本,因材施教,因能施教,注重创新,已全面实现精细化管理,并取得较好成效,曾先后荣获省、市、县全国优秀楹联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贵州省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示范学校、贵州省禁毒教育示范学校、贵州省安全文明校园、遵义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奖、遵义市先进学校,以及连续10年被桐梓县人民政府授予“高考质量先进单位”的殊荣,每年皆有800余人考入高校。

 

 

        学校开展诗词楹联教学,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都是首开先例,独具特色。于是我们在幸国祥主任的带领下,对该校诗词楹联教学、党建工作、革命传统教育、校园建设、体艺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为期一天的采访。

    

        来到校党支部办公室,只见各种学习制度、学习资料、会议记录、党总支工作计划等,应有尽有。这足以说明该校一个党总支部,三个党支部,并非形同虚设,全校112名党员教师,的的确确有党组织这个家和自己的组织生活阵地。据分管党建工作的副校长康大君介绍,过去二中党建与教学脱节,党组织在学校中作用不突出。近些年来,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学校已从制度上全面落实了党组织在教育中的领导地位。现在,全校经费使用、党组织活动、招聘教师、招收特长生等重大问题,都要经过党总支召开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真正形成了党管教育的良好局面。党总支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积极开展“三会一课”活动,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如今,学校通过加强党建,党员教师争先恐后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示范带头促进教学的现象,在学校中蔚然成风。

 

         来到30余米长的诗词楹联文化长廊,近百首(幅)诗词楹联,悬挂在长廊两旁门柱上,使得整个校园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诗味四溢。其中,罗康同学创作的《七律.桑梓吟》“漫道雄关险路环,山川万里耸云天。茫茫云海秦娥忆,浩浩文碑旧历燃。正首沧桑风韵展,崔嵬娄岭壮情添。漫游浩宇展宏抱,点染忠魂绘巨篇。”曾获贵州省第二届大中学生诗词大赛高中组优秀奖;梁光明同学创作的《悼雅安大地震最美女志愿者汪策》:“驰援千里赴芦山,横祸凌空四月寒。骤雨滂沱悲草木,怒涛幽愤泣江川。情倾大爱书人字,魂驭春风上碧天。精卫虽难填阔海,丹心碧血耀华年。”曾获贵州省第三届大中学生诗词大赛高中组二等奖;秦旭同学创作的《踏莎行.娄山关词碑》:“浸岭古韵忆秦娥,音扬万里神如翥。瞻先贤,缅怀旧赋,风流人物诗篇谱。忧闻娄岭喇叭声,丹心碧血雄关路。秋意方生,金风又度,丰碑耸立雄关矗。”曾获贵州省第三届大中学生诗词大赛高中组一等奖。这些作品在长廊里,独占鳌头,犹为出彩!一首首令人陶醉的诗词,一幅幅令人赞叹的楹联,深深表达了学子们的深远情感和勤奋求学的现实思想,带领我们走进了“好诗如流泉,清隽永无尽”的境界。

 

 

        据学校诗联办主任李小广老师介绍,为大力弘扬诗词文化,学校早在2009年就聚焦诗词楹联,于2010年正式与县诗词楹联学会合办季刊《播韵》;于2010年、2012年开始配备专职诗词楹联教师2名,在高一、高二年级中,每2周举行一次诗词楹联采风活动和创作活动,并举办了校园“诗歌文化节”;选派选手参加了省第二届、第三届大中学生诗词大赛,曾获得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优秀奖2名和优秀教师指导奖一名的好成绩。

   

        在幸国祥主任的引导下,我们一行人来到红色展览馆,红馆分为“伟大远征,历史丰碑”、“英雄娄山,红色沙咀”、“红色传承,诗意教育”三个展区。展览馆内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为赓续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激发师生爱国热情,奋勇拼搏学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披荆斩棘,昂首向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根基。

     

        我们还参观了学校陈列室、诗词楹联办公室、学术报告厅及整个校园,令我们震撼的是,各班教室和各办公室门两旁,都悬挂着名人名士的楹联和本校师生创作的楹联,其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各领风骚。有写景的、励志的、抒怀的,无所不有。从楹联质量上看,底蕴深厚,根基扎实,光环四射,令人神往,有走入诗海楹湖畅游梦境般的感觉。从书法角度欣赏,楷书、魏碑、隶书、草书,龙飞凤舞,苍劲有力,虽谈不上已达书法名家水平,但却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在其他学校难以看到的独特风景。

    

       在采风活动中,我们还采访了刘永财老师、王才火老师、王正娟老师,江福来、李航熏和娄涛等同学。

 

       体育教师刘永财告诉我们:他今年38岁,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于2012年考聘为该校体育教师。他说,针对二中的体育课程,学校领导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宗旨,专门召开会议,成立了学校体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12人体艺专职教师队伍,制定完善了体艺特长生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课余时间训练计划和竞赛制度,真正把学生的体育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此外,学校还在遵照国家教育部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正常开设体育课的基础上,向市县申请,每年特招30名足球、篮球、音乐等体艺专长生,重点培养体艺人才,这对提升学生体艺性趣爱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他还说,从2016年以来,全校共有特长生130人,男、女学生篮球、足球、排球、田径、乒乓球和羽毛球8个体育社团。通过培养和训练,每年有80余名学生考进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体育大学深造学习;每年组织代表队参加县、市中学生篮球、足球、田径等竞赛,均取得前一至二名的好成绩。据统计,学校每年向高等院校输送50多名体艺人才,全校学生体质合格率已达98%左右,优质率达29%以上。

 

    

 

         斯文的美术老师王才火告诉我们:他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侗族,于2010年调入二中工作,在校担任美术书法教师。他说,现在二中有动漫、国画、书法三个学生书画社团,共计150多名学生参与社团学习和参展参赛活动。近年来全校至少每年有2名学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全国九大美术学院,为学校开展书画教学增光添彩,增强了教师书画教学的动力和学生学习书画的信心。

   

         王正娟老师,今年43岁,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是学校唯一的心理学教学教师。她经常要面对学生学习压力大、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照顾、青春期个人情感萌发等情况。现在学生心理压力较大,他们时常表现出沉默寡言,自卑感强,焦虑不安,性格抑郁等非健康症状。作为心理学教师,在过去高中无心理学教材的情况下,王老师并没有熟视无睹,而是结合现实状况,自编心理学教材《心灵解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收到极好效果,在校学生基本尚无严重心理性疾病发生。在学校,许多学生把王老师视为亲人或母亲,每当他们感到抑郁时,便找上门来,与王老师交流谈心。王老师通过和他们心理沟通,多角度正面疏导,使他们都放下焦虑,直面学习、情感和交流,甚至还学会了自我解压和安心学习。

 

        漂亮秀丽的江福来同学,今年16岁,是来自本县木瓜镇街上的高个女生,目前是高二(2)班的语文科代表;略显羞涩的李航熏同学,今年16岁,随同家长从四川省广安市来到桐梓安家,是高二(15)班女团支部书记;文质彬彬的娄涛同学,今年17岁,是该校高二(3)班男生,是来自本县水坝塘镇马井村,父亲为供他读书,一直在省外打工。我们与他们亲切的交谈,分别问了他们将来想做什么?现在最担忧的问题是什么?最怕的问题是什么?他们有的告诉我们将来想成为教师,有的说想当警察,还有的说没有想好。他们最担忧的问题是怕学习成绩上不去,将来考不上大学,怕对不起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这三个学生是许许多多学子们的缩影,对于正处于成长期和青春期的他们来说,未来充满了迷茫也充满了美好的幻想。我们祝福他们在未来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对社会卓有贡献的好青年。

 

   

 

         采访完桐梓县第二中学师生,我们感慨良多。我们深深为学校领导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立足文化浸润和质量强校,开展诗词楹联教学的决策而叫好;为教师们在三尺讲台上,坚持不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而感动;为学子们克服时下单亲、留守、学习任务重等困难,在书山学海中,孜孜不倦,勤耕不止,奋发赶超的学习精神而点赞。

 

         愿桐梓县第二高级中学,在诗风联意的路上,越走越远;愿在新时代,学校能全面实现开放化、个性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教学,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学校领导班子:喻常贵<左一>、梁大强<左二>、康大君<左三>、丁雄<左四>)

 

      附:

      桐梓二中赋

 

      娄山古校,黔北名庠,沧桑沥沥,圣业煌煌。数十年雨雨风风,积非不厚;几代人兢兢业业,绩自流芳。

 

      忆往昔,因时以逼,择地而居:曾于黑石溪边,红桃绿李;再徙魁山脚下,育栋培梁。至此奠鸿基,终贏誉至;于斯兴伟业,始得名扬。岁在龙年,将积淀移其大阳山下;劳心几度,把口碑刻在百姓心房。

 

      且看百亩校园,恢弘辽阔;数峰屋栋,挺拔昂扬。育异草奇花,赚得一庭春色;植巨樟古杏,移来四季馨香。若盖樟荫,遮养幽兰淑蕙;如茵苑草,铺映绿柳红墙。咀华有味兮,品书中之圣哲;尔雅可居也,酿腹内之华章。五味园中,自晓颗颗是汗;三餐食里,尤珍粒粒为粮。景行励志,翥凤腾翔,五行蕴秀,安可平平淡淡?天一生水,定然郁郁苍苍。

 

      若夫放眼平畴,远眺几多气象;临楼高瞩,囊收不尽风光。四野田园,缀万家之广宇;千层稻浪,撤一坝之金黄。唱鸟鸣蛙,书声朗朗;吟诗作对,学业忙忙。诗意名黉,诗章绚丽;联教基地,联韵幽香,而其数百良师,芸芸多仕;毕生赤胆,济济一堂。喜学子三千,或志于文,或修于理,几多才优品健,几多自信自强。扬篮球相棋对联三特色,促艺品文品人品共芬芳。三载熏陶,终生受用,万般唐砺,中榜还乡。

 

      重管理、求质量、凝诗意、树特长。渐行则远,厚德其昌。数载春秋,二中崛起;高标永树,风翥龙翔。

 

      颂曰:

 

依山傍水建黉堂,水色山光韵味长。

学子如潮书作伴,园丁似火爱如娘。

肩担道义身尤正,情系兴亡责自彰。

诗意浓浓熏品立,真知习得报乡邦。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湖北京山市气象局走进槐树小学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