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称二中人,在这所百年名校度过了初中和高中的美好时光,2000年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了母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就是邵阳市第二中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阳露芬老师,从教24年,入党24年,在三尺讲台上坚守初心,默默耕耘。
作为党员教师,阳露芬深知教书育人的责任和担当,教书育人是要用心的,用心于学生,用心于课堂,只有付出真心才能坚守初心,爱学生,爱教书,最终收获满满的幸福。
习主席曾说,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尤其对于语文老师,丰厚的知识储备,深厚的人文积淀是必不可少的。做一个学习探究型的老师一直是她追求的。在教学中,她非常重视备课环节,用心钻研挖掘教材,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工作之余以各种方式加强学习,线上和线下培训相结合,广泛阅读教育教学以及其它书籍刊物,关心时事新闻。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使她业务能力过硬,在全市举行的三次高中教师业务能力考试中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她将课外的积累融入到教学研究中,潜心探究高中语文教学,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参与课题的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教学不是讲不完的知识点、刷不完的考试题,而是对学生的精神引领,带领学生阅读、写作,感悟、思考,以此培养他们欣赏美、热爱美和生活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还有诗和远方。”阳露芬是这样看待高中语文教学的,也是这样在教学中践行的。
而践行中面临许多实际的困难:高中学习难度大,任务重,学生没有时间学语文;语文学习“付出多,见效慢”,学生学语文的热情不高。学语文的时间少,那就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说、多写,课堂上老师只做启发式的引导和解答。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为了有效地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她不断整理、归纳、总结教学中的积累,编撰了一本针对高一高二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她就想尽办法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她的语文课堂形式丰富多彩,有唇枪舌剑的辩论赛,妙“语”连珠的成语大会,感情真挚的话剧演出,典雅的唐宋诗词朗诵会……在课堂上,为了感染学生,引导他们走进阅读情境,她经常深情并茂,讲到激动之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段,还会亲自演上一段。她的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亲切地称她为“戏精”老师。
核心素养的提升仅靠课堂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之外必须加强学生的阅读,充分利用好阅读课,不再让阅读课成为学生的休闲课和自习课。为了方便学生大量阅读,阳老师精心挑选了200本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书籍,内容涉及文学、历史、政治、哲学等,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阅读课还会让他们观看优秀的文博节目,如《典籍里的中国》《唐宋八大家》《国家宝藏》《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邻家诗话》等。在阳老师的努力下,学生渐渐爱上了语文,爱上了阅读,他们给读书角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文修斋”。一到星期三阅读课,学生异常的兴奋早早打开了书柜拿起书坐在课桌前静静地阅读,阳老师还鼓励学生积极写作和投稿……
“春风化雨润无声,痴心耕耘育硕果”阳露芬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教书,以慈母的爱心对待学生,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引领精神,磨练能力,积淀内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她指导的学生在“叶圣陶杯”“新东方优能杯”“语文报杯”“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读书征文大赛中多次获奖;任教的学生在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都有发展:高223班的曾勇考上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后来成为了青年歌唱家;高366班奉亚楚考上了清华大学美术系;高517班的赵文卓考上了清华大学航空班;高518班的曾申奥保研北京大学……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湖南蓝山县:一堂扣人心弦的“消防安全课”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