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倡导良好家风,让“压岁钱”回归本意

2024
01/22
10:25
中国新报
分享

 

        随着春节的临近,又到了孩子们欢欢喜喜收压岁钱的时候。然而,近年来在安徽省阜阳市,市民们却对压岁钱红包金额的上涨和攀比心理表示担忧。原本寓意祝福的压岁钱,在一些家庭中却成了经济压力的源头,甚至对孩子们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面对这一问题,阜阳市文明办已表示将采取措施引导群众,而市民们也决心坚守自己的原则,避免过度攀比。在此背景下,倡导良好的家风、家教和家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它们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道。

 

         压岁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习俗,原本寓意着祝福孩子平安、健康和快乐。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攀比工具。特别是在春节等重要节日,家长和孩子们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孩子们也对金钱产生了过分追求。

 

        红包攀比之风的危害不容小觑。随着红包金额的上涨,家庭负担加重,尤其是对于收入不高的家庭,春节已经成为一种负担;孩子们在收到大量红包的同时,容易产生攀比心理,过分关注金钱,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红包成了人们交往的“敲门砖”,导致人际交往变得功利化、表面化。

 

        针对这一问题,应深入挖掘攀比心理的根源,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我们不能单纯地谴责行为或个体的短视,而要从深层次上审视背后的原因。除了压岁钱金额的逐年增加,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因素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共同抵制红包攀比之风。

 

        倡导良好的家风、家教和家文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道。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简朴、谦逊的家庭观念。应鼓励孩子们理解压岁钱的深层含义,而不仅仅是物质享受和虚荣心的满足。此外,通过故事、歌曲等多种形式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分享和节制,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和行为习惯。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抵制红包攀比之风中应发挥积极作用。他们应成为良好家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通过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群众。例如,可以组织关于家风的主题活动、宣讲会等,提高群众对家风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党员干部自身也要作出表率,在节庆活动中不搞过度攀比,自觉抵制奢华之风。

 

        对于红包攀比现象的治理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压岁钱的使用和发放行为;学校应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媒体应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揭露过度攀比的现象并予以批评。

 

        要让压岁钱回归本意,需要政府、家长、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压岁钱真正发挥出给孩子“压岁”的作用,而不是先“压”垮了农村老人。让我们共同为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美好的压岁钱环境而努力。(中国新报评论员 陈文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衡阳市第七中学召开2023年度民主生活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