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湖南讯(通讯员 陈远志)高洲中学,位于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最北部,是一所有110多年历史的学校。多年来,该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明礼诚信,求实创新”为办学宗旨,先后获得“隆回县德育先进学校”、“ 隆回县留守学生快乐家园”、“ 邵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隆回县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该校是一所乡村初级学校,由于农民大多外出务工,滋生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有的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都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现象令人瞩目。这些留守学生“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
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学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该校狠抓养成教育、亲情教育及师德建设,规范学校管理,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用真诚的关爱为留守学生撑起一片爱的蓝天,倾力打造留守学生的精神家园。
高洲中学留守学生较多。为立足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该校开展了留守学生专项调查工作。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全校 留守学生总数为623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75.8%。 这些留守学生在校期间都是寄宿生,双休日在家大致分为二类:一是祖辈监护型,即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形式。 二是亲朋监护型,即由亲戚(非直系亲属)朋友代为监护。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父爱母爱的缺失”、“ 沟通交流的缺少”、“ 有效监护的缺乏”,使得这些留守学生在情感、心理、生活、学习乃至人格方面都出现诸多问题,妨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对性和公平性。
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长的关爱,而且是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体现,不仅是对不断发展的劳务经济的支持,也是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学校“育人至上、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内在要求。
面对现状,该校通过对这些留守学生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查找影响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作为“关爱留守学生工程”的工作宗旨。为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该校制定了创建留守学生活动中心实施方案,创建工作领导组名单、基本概况、工作职责、信息卡制度、帮扶制度、联系制度、“四个五”爱心育人制度。拟定了每学期《教师轮流服务安排表》、《活动中心日安排表》及详细的《工作安排表》等。
该校成立了“留守学生工作小组”,由学校校长任组长、政教主任任副组长,各班主任担任小组成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多次召开学校班子会议和全体教师会议,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意见》。为了保证留守学生关爱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先后出台了《留守学生奖励制度》、《留守学生帮扶制度》、《留守学生之家工作人员职责》、《留守学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既做到关爱工作有章可循,又保障了留守学生的合法权益。
为了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家庭温暖,该校建立了“留守学生之家”。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并配有电话机、电视机和多媒体机,以及一定数量的艺体器材和可供阅读的图书。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留守学生在“留守学生之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也可以在小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艺、放松心情。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使他们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设立心理咨询室。每周安排一名老师轮流值班接受学生心理咨询,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打开他们的心结,消除他们心理上的疾患,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成为快乐的阳光少年。
每到周末对留守学生开通爱心电话爱心视频。让孩子们与远在异地的父母沟通交流,从而大大缩短了孩子与父母间心理的距离,使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密切,感情纽带更牢固。
为每位留守学生落实一名代理家长。由所在班级老师担任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以对他们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帮助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代理家长每周与留守学生谈一次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为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代理家长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家访。每月指导留守学生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学生的监护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每月为留守学生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他们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卫生常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各班成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留守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在留守学生中开展每月读一本好书活动。由任课老师或代理家长对读书活动进行指导。并分年级段举行书评,读书征文,使学生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每学期写一封亲情书信。代理家长监督、指导留守学生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每年为留守学生过一个快乐的生日而有意义的生日。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为留守学生赠一张生日卡、写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活动。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每位留守学生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为使对留守学生的关爱落到实处,该校组织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制度。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学生结帮扶对子。同时明确服务职责,落实具体服务项目。帮扶教师定期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与他们一起活动、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及心理状况,为需要帮助的孩子提供及时的帮助。
目前,该校留守学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不仅享受到家的温暖,而且在学业上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田县龙泉一小召开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大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