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安:“五心监管准则”打造社区矫正新模式

2024
12/09
17:40
中国新报
分享

 

       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实现社会与监管效果双赢?近年来,福建永安市司法局在社区矫正具体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率先在全省司法系统总结归纳出了一套独具区域特色的“五心监管准则”,并在永安市安砂司法所先行先试,极大提高了社区矫正的质量和效率,为基层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永安样本”。

 

以“暖心”助力顺利入矫

 

       入矫系教育监管的第一关,是树立司法权威、严明监管纪律的重要环节。前不久,永安市安砂镇安砂村一名60多岁的妇女,因赌博罪被判处缓刑,按规定需到司法局办理入矫手续。安砂司法所得知该妇女患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频繁晕倒住院,其子女在外无法及时照顾等情况后,综合考虑入矫宣告的严肃性、社矫对象的承受性、家庭情况的特殊性,第一时间联系辖区派出所干警和所属村两委,采取“点对点”方式,特地前往医院将该妇女接至司法局,协助完成入矫宣告相关手续,用公心与暖心,顺利打通了入矫工作的“最初一公里”。

 

以“细心”增强监管力度

 

       安砂司法所于“细心”处入手,联合辖区派出所定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不断提升社矫对象的法律意识和监管力度。夏季酒驾醉驾高发期间,邀请派出所民警举办“法治宣传课”,用身边真实案例,警示教育社矫对象“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珍惜监外服刑机会;元旦、国庆、春节等重要节假日,适时警示教育社矫对象自觉遵守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请销假制度,不私自外出;在电信诈骗易发高发的重点区域,警示提醒社矫对象时刻警惕防范电信诈骗……通过紧盯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节点,“公安蓝+司法蓝”共同赋能,用“心”模式不断强化社矫对象法律意识,有效预防和避免了社矫对象重新走上犯罪道路。

 

以“爱心”提升监管温度

 

       “所长好,我是小陈,昨晚我发生了车祸,现在医院里,过几天手术需要全身麻醉,可能确认不了具体位置,该怎么办啊?”某凌晨,一通来自医院的焦急电话立马牵动了安砂司法所所长的心。原来,一名社矫对象在夜晚暴雨中骑行电动车,由于视线不好,与停放在路边的一辆大车发生碰撞,导致脸部受伤,全身大腿、手臂多处骨折,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

 

       情况特殊!安砂司法所以人为本、“特事特办”,不但为其办理了手术期间免打卡手续,还组织人员前往至医院探望慰问受伤社矫对象。“真没想到,你们还来看望我,太感谢了,我一定要好好矫正,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受伤对象对司法所的人性化关心关爱,满怀感激。

 

以“耐心”强化法治宣传

 

        宣传教育是强化社区矫正对象法律意识、约束自己日常行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安砂司法所有机地将“法治思想”融入社矫对象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安砂镇丰富的红色法治资源,以及集中宣传教育和公益活动机会,因地制宜开展“民法典走进红色法治旧址”、烈士陵园祭扫、“巡回普法,法入乡村”法治课等系列活动,于润物细无声中,在社矫对象内心深处埋下“法律的种子”,取得法治宣传、教育监管“双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法律公信力和影响力。

 

 

以“真心”助力回归社会

 

       “所长,我现在帮亲戚管理葡萄园,学了不少种植技术,收入还不错,感谢你们的用心帮忙!”“所长,我现在一个工厂上班,也找到了女朋友,生活越来越好啦!”“所长,经过长时间的矫正,我现在更珍惜自由了,再也不会去做违法违纪的事了”……一句句“所长”的亲切呼叫、一句句发自肺腑的真挚感谢,彰显出了社矫对象们对安砂司法所教育矫正帮扶工作的最大肯定和感激。

 

       近年来,永安市司法局倾心为困难社矫对象落实低保、救助相关措施,积极引导社矫对象踊跃参加各类劳动技能培训,先后在电商、育婴员等新兴领域,极力推荐适龄社矫对象就业创业,帮助取得相关资质资格。近三年,安砂司法所累计组织社矫对象参加各类技能培训40多人次,帮助25名社矫对象实现就近就业、7名社矫对象取得相关资格,让社矫对象真正融入社会、回馈社会。(黄中泉 吴菲 林小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嘉禾县国库核算中心“三措并举”倾力打造便民服务窗口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