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常宁市宜阳街道: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024
12/03
20:24
中国新报
分享

 

       中国新报(通讯员 王美琼 胡璐)宜阳街道位于常宁市城区北部,东接宜潭乡,南与板桥、三角塘两镇接壤,北与柏坊镇交界,西与新河镇、兰江乡毗邻,四通八达,宜水、潭水在境内交汇,市政府坐落于辖区内,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7个行政村6个社区205个村民小组,23137户8.5万人,街道总面积约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万余亩。近年来,宜阳街道办事处着力推动宜阳高质量发展,狠抓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

 

      宜阳街道大力打造农业综合一体化服务平台,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高效发展,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提升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增强民众获得感。

 

农业生产成果丰硕

 

       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宜阳街道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工作,制定了“宜阳街道发展粮食生产九条政策措施”,全面完成了全年粮食生产任务15572亩,冬种油菜面积5700亩,农作物覆盖率达到100%。同时,积极开展抛荒治理,2024年流转水田面积共计1800多亩种植水稻,总计增收90多万元。

 

       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鼓励农户通过租赁、转包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培育发展种植大户,扶持龙头企业,大力打造农业生产一体化服务平台,实行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种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宜阳街道积极引进和鼓励农户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了以塘湾村为中心的油菜万亩高产示范片。塘湾村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300余亩,年产量450吨。万寿村蔬菜基地1200亩,采用四季轮作模式,每亩收益8000元以上。禄福村200亩花椒基地,每亩有望增加5000元收入。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宜阳街道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土壤改良、增肥保质等措施,提升土地肥力,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体化服务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宜阳街道办事处通过整合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资源,提供包括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农机作业、农产品销售等在内的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平台,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1、搭建一体化服务平台。街道办事处依托辖区内农业生产龙头企业湖南秋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搭建水稻育苗、种植、烘干、仓储、加工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建有化育秧大棚15000㎡,有独立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粮食储备仓容量7000吨,流转水田4500亩全部用于种植双季水稻,带动和服务农户数量多达4000余户。

 

       2、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撑。街道办事处通过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全市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全面掌握了农田土地结构的监测分析技术,及双季种子种植技术标准和科学操作流程。在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指导下,一体化服务平台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3、配套齐全的机械设备。插秧机13台、大型拖拉机15台、施肥机12台,平整机16台,收割机7台,手扶拖拉机12台、中型机滚船8台、收割机7台、育秧流水线2台,货运农用车4台、除虫无人机7台。投资800多万建设粮食仓储烘干中心。

 

      4、实现良好的生产效益。建立“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防治、统一操作、统一指导”的生产操作规程,实施标准化生产,实现年产水稻200吨。全年总产值达到1365多万元,农户人均增收2000 元,并打造了区域内的生产示范基地。2022年,秋润农业公司与金泰米业、金雁米业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真正做到了产销一体化。

 

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宜阳街道办事处大力扶持湖南秋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搭建农业综合一体化服务平台,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各村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从而促进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一是推动产业化经营,鼓励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平台提供社会化农机服务;二是灵活运用裕农贷,多个村(社区)通过金融服务,结合本地资源加大农业投入,激活农业生产活力。三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更多发展空间,支持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宜阳街道办事处通过土地流转到村,把土地规模化流转,实现资源、资产、资金相融相促,深挖农村土地潜力。黄桥村通过村经济合作社将土地作为固定资产入股湖南省秋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带来20万元的收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南宁:邕江引水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