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湖南讯(通讯员 陈甫春)12月2日,隆回县七江镇关工委依托该镇十里天劳动实践研学基地,开展了以“大手牵小手 研学筑梦行”为主题的青少年劳动实践活动,共有来自本镇农科所完小和该县羊古坳等乡镇的700余名小学高年级学生走进基地体验农耕文化。
活动在学生铿锵有力的《少年中国说》中拉开帷幕,来自七江镇关工委的农业老专家带领学生一起,了解二十四节气历史起源、中国农业科学家的贡献和成就,并实地体验耕地、种菜、嫁接金银花、磨豆腐等内容,让田间地头成为高质量的劳动教育“课堂”,激发青少年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求知欲。
在研学基地,老教师刘期洪、手把手教学生推石磨磨豆浆:一是要按顺时针方向推;二是用力要均匀;三是每推两至三圈,将浸透的豆子从入料口倒入一小勺;老教师刘述伦指导学生敲洋鼓。劳动实践区,同学们在老专家刘茂春的指导下,认真学习金银花的嫁接方法和技巧,怎样选枝和剪枝;还有通过打窝、下种、覆土、浇水播种实践,孩子们迅速掌握了栽种蔬菜的技巧及养护,大家分工协作、共育新苗,呈现出一派探索求知、辛勤劳作的景象。
“这次研学活动,我认识了二十四节气,自己动手参与了蔬菜种植,真正理解了‘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意义,农民伯伯们辛苦了。”七江镇农科所完小六年级1班的刘璐璐同学说。
据了解,此次研学活动以“大手牵小手”的方式,通过发挥“五老”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带领同学们在研学活动的体验中,不仅了解了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更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增强了劳动的自觉性,达到了在活动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教育目的。下一步,七江镇关工委还会继续将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与红色教育、民族文化教育、自然教育等紧密结合,创新“德育+”教育品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湖北荆门掇刀区:书香校园建设亮点纷呈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