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散文/高粱红了

2022
09/19
20:30
中国新报
分享

 

散文/高粱红了

李耕昌


         看到文章的标题,你在想什么?我首先想到是莫言的大作,张艺谋执导的那部电影《红高粱》。其次想到的是由电影衍生出的二次创作的同名电视连续剧,还有那电影和电视剧中动人的歌曲。最后才想到自己生活中,特别是幼年时期在故乡,秋天里常见到真正的大高粱了。

 

         我幼年时代(集体生产队)故乡是种高粱的。

 

         高粱属于粗粮、杂粮。那时候高粱的种植多在坡地、土地肥力不足的地块。那时的高梁感觉种植的稀疏,(主要是土地问题我认为)但是的确很高长得,怎么的也有二米多三米的样子,那本已经是很高的躯杆,在再配上火红的火炬、红樱枪头似的(远视效果)高粱穗简直是绝配,也实实的像似一幅画图。

 

        我认为种植高粱主要的作用,不是因为它在粗粮杂粮中占位多重要多离不开,相反它仅仅是人和牲畜用作的一种调剂。

 

         产量高的时候,好像多数会卖给本地的一些酒厂当生产原料,农户也会被分一些,至于这些高粱后来怎么样被弄成面粉?用石磨,用电磨……那就不清楚了,只是经常吃花卷馍时能吃到它倒是。

 

         高粱的用处不仅仅局限在它的穗子上的高粱米,它顶部有一米左右的细稍末节连同除去高粱籽实后的羽状头,常常被用来做锅盖,做条帚,做……剩下三分之二长度的高粱杆也被农家广泛应用。

 

         后来土地承包以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高粱淡出了人们生活,从种植到食用。近年来不知什么时候各种高粱制品,特别是食品又悄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度被人们追捧着。

 

          今年这个秋天,再度见到高粱以及高粱地,它却已经变了模样。

 

          这是邻村种的,我回家时经常路过这一百、或者是八九十亩地段,它在通往我村去的主干道东西向的东一侧,我需要走南北向路,由于路与地之间有条沟河;由于它是矮化品种穗不那么红、(铁锈红)那么鲜艳;由于这些地块常年种玉米这个时节。以至于它没有引起我注意;以至于我错认为是玉米,而忘了一个最简单的常识,玉米的红缨是在半腰而不是在头顶。

 

          只到有一天它出现在抖音上,并且时间显示是跟我回归同一天。村上人们说这一时期,无论什么气象条件都有人去那里拍它,有远处市内驱轿车扮着彩装来拍的,有本地男女老少用各种交通工具,各种拍摄工具来拍的,反正很热闹,但是说真的也有些遗憾我认为,这高粱好像徒有其名,它已经矮化(也高一米多高吧,都遮不住人)有些粗壮,穗儿也不够红,真的不给力的。如果这块地的主人早知道了有如此壮观之景象,会不会当一处景点收费?现阶段在地里闹哄哄的到底有没有收费?……我无从知道也无暇去问。

 

         只是我回归有一次路过被堵,也只好硬着头皮做了看客观众。细打量高粱地旁相邻地块的草地和这虽然穗不太红杆儿不够高但是产量不低的高粱地和男女老幼各色人等一时间心中十分感慨。大家咱是干不过了,自娱自乐你别说,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这一块高产也将要丰产的高粱地呀!(我想它一定是用来做会品或者是饮品原料的)你在我幼年的故乡曾经是我和发小玩伴的青纱帐欢乐场。你在相当长时间内只在为人们的温饱做着助力,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是富足,你又不失时机担起伴靓人们精神生活的角色。这岁月长河中你的类似吊丝的逆袭是那么的成功,甚至有些惊世骇俗哟!身边的那片田野呀,手里枣花香,高粱红了红满天,我送九儿去远方……那首歌不绝于耳久久回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姜照石:让民间泥玩变艺术品 把老祖宗手艺传下去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