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五育并举,百年老校“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

2020
12/31
10:58
新华网
分享

 

  灯市口小学原创儿童剧《小红军》曾登上青少年戏剧教育成果展演开幕式的舞台。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学生篮球表演。

 

  灯小资源带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讲。

 

  灯小资源带星光机器人社团。

  学校名片

  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

  灯市口小学始建于1864年,最初定名为“男蒙馆”。1900年更名为“私立育英学校”,设小学、初中和高中部。1952年回归国有,小学部更名为灯市口小学,它是北京市命名的第一批百年老校。1996年至2007年间,灯市口小学先后合并了东四西大街、王府井、大甜水井、礼士等八所小学。2014年3月,灯市口小学又联合北池子小学、东高房小学成立了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一校四址实行一体化管理,在皇城脚下形成了一个中心多翼发展的教育布局。

  岁末,我们回看2020年,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今年,是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成立六周年。六年来,灯小资源带坚持五育并举,多渠道落实立德树人。

  在2020年纪念曹禺诞辰11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上,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校长滕亚杰作为唯一来自小学的代表进行分享。

  滕亚杰以“百年学校与曹禺先生的特殊缘分”为题,从“学校历史文化与曹禺先生的缘分”“学校与戏剧教育的缘分”“老师与曹禺戏剧的缘分”三方面,讲述了学校跨越一个世纪,先后三度公演话剧《雷雨》背后的故事,以及在曹禺戏剧精神的引领下,开展小学戏剧教育的经验。

  教师“走下讲台,走上舞台&rdquovvwv@v。戏剧教育及其背后的美育理念,只是灯小资源带“五育并举”的一小环。

  灯小资源带在“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更加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致力于让每个孩子的潜力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文/李丽霞

  “以美育心、立德树人、追求美好”

  从首都剧场往南步行5分钟左右,经王府井大街向东转入大鹁鸽胡同,就是灯市口小学所在地。

  在这里,校长、班主任、体育老师、美术老师或者校医都可以上台演话剧,校园里的孩子们更是不可小觑。

  从上世纪初的“育英文化”到新时代的“五育并举”,有着150多年历史的灯市口小学经历了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各阶段,一百多年来,最难能可贵的是,学校无论身处何时,对学生美育的关注度从未缺失。

  2014年是灯市口小学里程碑式的年度。这一年,东城区教育综合改革启动。作为龙头校,灯小携手北池子小学和东高房小学成立了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以北池子、礼士和东高房校区为低年级部,灯市口校区为高年级部。至此,灯小资源带倡导“以美育心”,以“艺术绽放人生”为艺术工作指导思想,开始全面普及艺术教育,立德树人,引领师生追求美好。

  也是从那时起,灯小资源带参与北京“高参小”项目,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合作,打造戏剧课程,成立“小小马兰”戏剧社。

  2015年6月5日,灯小资源带各校区75名小演员携大型经典童话音乐剧《马兰花》登上中国儿艺的舞台,轰动一时。2017年3月,灯市口小学成立了“力行”教师戏剧社,各学科老师都参与其中,并公演教师版《雷雨》。

  “戏剧艺术就像一颗种子,老师是播撒种子的劳动者,让戏剧艺术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未来必定长成大树,枝繁叶茂。”这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对教师版《雷雨》的公开评价。

  这一点,教师版《雷雨》中反串周冲的灯市口小学英语老师郑楠深有感触。

  演话剧对90后教师郑楠来说是全新的体验。起初,因没有舞台表演经验,又是女扮男装,时年26岁的郑楠对如何扮演17岁的男孩周冲,非常不自信。于是,她用半年时间,反复学男孩走路,反复排练。

  郑楠惊讶地发现,排练和参演戏剧《雷雨》给她的教学带来了新思考。她会潜移默化地将戏剧元素融入教学。例如,她将课文中的对话编成了课本剧,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认读单词、句子,鼓励孩子们体会角色的内心感受,运用语气、动作表达角色的感情。

  而美术老师韩伟的体会则更深刻。他在教师版《雷雨》中饰演反面角色鲁贵。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物内心世界,韩伟从网上找了很多专业演员的表演视频,反复翻看、模仿。这让他意识到,艺术和教育是相通的,“演戏剧,我们需要了解角色,走进角色的内心,而教学中同样需要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

  正如校长滕亚杰所说,戏剧是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是立德树人的有效渠道。

  滕亚杰举例,资源带的非独生子女家庭占到了近五分之一,为了引导孩子们更好地与兄弟姐妹相处,老师及专业人士带着孩子们参与调查、创编,共同打磨出一台围绕“二胎”话题的原创音乐剧《爱的烦恼》,并通过小学生演给小学生看,使孩子们在演戏和观戏中,完成自我教育,懂得了如何分享爱和付出爱。

  持之以恒的美育教育,让灯小资源带取得的艺术成就在北京东城区教育界被称作像“开了挂”。

  2018年5月,学校金帆合唱团、“小小马兰”剧社、育英美术社获得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的荣誉称号。在学校的办学历史上,三个社团同时获得“金帆”称号尚属首次。

  六年来,学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还开设了合唱、京剧、相声、即兴表演等丰富的艺术类校本课程共39门。同时,打造了育星曲艺团、京剧社、书法社、舞蹈社等大小艺术社团45个。

  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与科技精神中快乐成长

  “为什么北京的老瓦工、老木工,常说东直门是北京的第一座城楼?你们想不想看第一座城门是什么样的?”在灯市口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老师正在给孩子们展示永定门、天坛、鼓楼、东直门等北京中轴线建筑群及老北京城门的图片。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认真研究以北京中轴线及其延长线上的14组建筑群。“我回家要告诉爸爸妈妈,古代北京城需要的很多木材都是从东直门运进来的,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木门’。”三年级的杨茹溪告诉记者。

  另一位学生吴钰瑶则展示了一份特殊的试卷,分为“数说景山”、“一叶知秋”和“登景山望中轴”三部分,在“数说景山”部分,她列出了景山的高度、海拔、园门数量等数据。在“一叶知秋”部分则粘贴了从景山公园捡拾的落叶。她说,老师曾带他们去景山公园,并且在景山望北京中轴线,学习中轴线文化。

  2014年,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以此为指导,灯小资源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中。北京中轴线是历史的见证、文明的标志,2019年,“北京中轴线”走入灯小资源带的课堂,课程覆盖一至六年级。

  据滕校长介绍,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vvwv@v宫外八庙之一——凝和庙,还有东高房校区更是紧邻景山。孩子们在这样的校园氛围里读书,应该对他所处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这使得灯小来开发实践中轴线课程变得责无旁贷。学校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层设计,构建了“多元课程体系”——“光彩”课程,在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课程三个层面都开设了传统文化课,非遗项目、国学、书法、中医药等囊括在课程中。

  “机器人、无人机、车模……”一边是中轴线文化,另一边则是充满创意的科技课堂。记者在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灯市口校区的科技社团看到,学生们正在社团老师的指导下组装、检验着各自的“科研”作品。

  六年级学生徐子禹从四年级起加入星光机器人社团。在老师的带领下,徐子禹全面了解、学习科学知识,也激发了善于探索、发现的兴趣。徐子禹设计了一款智能温度显示器,外壳采用3D打印,可以用魔术贴固定在任何充电器上。旋钮可调节报警温度,内部的温度监测器检测到高温时,就会报警。

  在灯小资源带有很多像徐子禹一样的学生,他们喜欢创造、喜欢科技。而学校则通过定期开展科技节、益智大擂台、纸车大赛及走进科技馆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来,灯小资源带打造了丰富的科学课程,创设了机器人、三维创意、思维训练、创意构建、小小发明家等7门选修课和STEAM课程、汽车文化筑梦课程、“神奇的DNA”等综合实践类的课程,学校共有千余名学生在国际、国家及市区级科技类比赛中荣获优异成绩。

  以体育德,以劳动为美德

  每年的两会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而灯小资源带的小学生,对“两会”感受更深。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学校坚持开展“我为两会做贡献”活动,组织学生进社区做服务,去街道向行人进行交规安全宣传。

  滕亚杰说,劳动、实践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础。学校多年来尝试用多种形式的劳动课程、社会实践让孩子们学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从校内的垃圾分类回收到校外的养绿护绿,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

  如今,在北京地铁、公交站牌,以及许多宣传垃圾分类的宣传图册上,都可以看到一只章鱼卡通,这是北京垃圾分类的卡通形象“分小萌”。而它的设计者是灯市口小学学生张子夏。

  “我设计的章鱼宝宝‘分小萌’有八只手,寓意做好垃圾分类,应该有很多手,人人有责,各显身手。‘分小萌’手持红、绿、蓝、灰四色风车,寓意要爱护绿地、蓝天,可持续发展。”张子夏说,平时在学校,老师经常通过班会给大家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用过的学习废纸要放进班级“绿色银行”回收,午餐的纸巾与厨余垃圾要分开放,校园中还有塑料瓶、易拉罐的回收机。这让他在参加北京市垃圾分类卡通形象设计征集活动时,思路分外清晰。

  新时代赋予了“五育”新的内涵。2019年将劳动教育重新确立为教育的目标之一,意味着国家对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明确清晰的定位。

  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灯小资源带,对体育也有了新的诠释。

  “体育就是健康的体格和健全的人格,它承载着‘以体育德’的任务和家国情怀的梦想。资源带定期举办大型体育运动会,每次都是师生、家长四千余人参加。我们把运动会看成以体育德的重要体现。”滕亚杰说。

  她举例,有次运动会时间与东城区武术比赛的日子在同一天,学校武术队的孩子们为比赛练了很久。但在学校运动会上,他们也有团体操表演,为了保证校运会团体操的效果,孩子们最终放弃了区级比赛获奖的机会。“孩子们这次学会‘舍小我顾大家’,未来一定也能‘舍小我顾国家’,这就是一种家国情怀的培养。”

  滕亚杰说,体育教育让更多孩子懂得了勇敢坚强、迎接挑战、拼搏进取、团结友爱。因此,早在2017年9月,灯小资源带就将体育基础课、体育专项课、体育特色课正式纳入课程表,落实“平均每天一节体育课”。

  六年级学生李天旭是学校男子篮球队的队长,这个文质彬彬的小男孩是同学们口中的“李队”,他从二年级开始坚持打篮球。他坦言,和队员们相处中最大的收获就是“信任”和“配合”。他常鼓励小伙伴,“小挫折别放弃,能坚持就坚持”。体育老师付强透露,篮球队的训练时间是每天早晨上课前和下午放学后,李天旭几乎没请过假,意志品质和体质健康都得到锻炼。

  学校体育学科主任刘立军说,学校为了使学生掌握多门体育技能,还开设了高尔夫、击剑、射箭、滑冰等8门体育选修课,还开设了火焰篮球队、田径队、武术队、体育舞蹈队、啦啦操队等体育社团14个。六年来,学校举办了3次大型运动会、6次校区趣味运动会、每年举办篮球赛季及啦啦操、健步走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锻炼中健康、快乐成长。

  ■ 美育日常举例(2014-2020)

  ● 2014年

  3月,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成立。当年9月,资源带实施一体化管理,统一招生,统筹师资,开创校本课程体系,引进戏剧课程,分必修和选修,打造丰富的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展首届资源带合唱节及书画展等活动。

  ● 2015年

  6月,灯小资源带学生音乐剧《马兰花》登上中国儿艺的舞台。当年12月,首届校园戏剧节开幕,举办校区艺术团专场演出。

  ● 2016年

  3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资源带四校区开展“非遗进校园·一周一传承”系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将毛猴、彩蛋、京剧脸谱等艺术类非遗项目课程引进校园。

  ● 2017年

  4月,“育星”相声社首次登上老舍茶馆进行相声专场演出。6月,京剧社举办首次展演活动。9月,首次学生个人艺术专场举行。11月,教师版《雷雨》正式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假日经典小剧场公演。

  ● 2018年

  3月,原创音乐剧《爱的烦恼》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首演,灯小学生戏剧走上原创之路。5月,灯小资源带学生合唱团、戏剧社、美术社荣获“金帆”称号。

  ● 2019年

  3月至6月,灯小资源带举办“爱,让每一个生命绽放”成立五周年教育教学成果展系列活动,涵盖合唱节、戏剧节、书画展、教师风采及课程展示等。11月,教师版《雷雨》在首都剧场再次公演。

  ● 2020年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期间,灯小资源带通过构建十大类53门课程做好了“停课不停学”,开展“云”合唱、线上书画展、“云”运动会等活动,坚持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点亮梦想 歌唱祖国”——首届灯小好声音个人歌唱活动举办。(记者 戚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河北保定:育德中学以多种形式传承红色精神
下一篇:益阳泥江口镇黄獭桥学校师生:穿上新校服,快乐迎新年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