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火烧箐村民合力拯救川盐古道遗址  奢香古驿再见天日

2019
07/25
11:10
中国新报
分享

        中国新报贵州讯(记者 李才武 )翻开贵州地图可见,贵州大方长石镇,西临七星关区的燕子口,东北临有贡茶之乡之称的金沙清池。从长石进发往西北行进,跨过发祥于乌蒙屋脊韭菜坪,起源于镇雄芒部的著名的中国美酒河赤水河,前面就是四川的叙永。昨日,中国新报记者闻讯来到位于长石镇山坝村,感受川盐古道拯救的火光。经村民刘义娼言,在该村群众众志聚力之下,划线掘土,曾为川盐入黔立下汗马功劳的奢香古驿火烧箐得以重见天日。

         长石镇山坝村古驿道遗址,位于火烧箐山脉中部,布满青苔的石板上,运盐人的杵印还留在上面人,但更多的故事,早已被荒草和泥土掩没。有史以来,火烧箐梁子地处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气势雄伟,翠秀端严,橫亘东西,屏障南北。最高峰海拔2120米。林深箐密,灌木丛杂,绿竹映秀,以盛产烧箐竹笋而闻名,每年有30万斤特产鲜竹笋流入市场,林中有上百种野生中草药,年产数吨。

        据《大定县志》所载:“又东五里,曰火烧箐山(城北一百里),乌须河源出焉”。

        川盐古道路幅最宽2-3米,最窄70公分左右,石板上密布着当年背盐人留下的打杵印。古道因盐而兴,成为推动经济、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纽带。持续时间长、跨度范围广、文化影响力大。“川盐古道”和"茶马古道",同为中国“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道苍桑,历史烟云变幻。但盐与一个区域的瓜葛,却是人们永远不可忘记的一根藤。想起川盐古道,今天,站在火烧箐梁子,我们不得不向历史文化星空中的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为维护地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奢香夫人行注目礼。

        以水西为界,可将贵州分为“液那东”和“液那西”。资料显示,早在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元末川南彝族土司(今存四川古蔺奢王府遗址)彝族部落的公主奢香,与贵州宣慰使、水西彝族默贵州宣慰府部首领陇赞·霭翠结婚,时年十七岁,人称奢香夫人。陇赞·蔼翠的祖先从陕西南下入蜀,后由蜀入滇,传至陇赞·霭翠时,正是元明朝交替时期。早在宋朝末年,霭翠家族以鸭池河为界,分贵州为水东、水西两部分。陇赞·霭翠家族世居大方,称为水西家。奢香婚后成为霭翠的贤内助,经常辅佐丈夫处理宣慰司的政事。在与丈夫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奢香逐步增长了摄政理事的政治才能,以贤能闻名水西各部,受到族人爱戴,被尊称为"苴慕"(君长)。

        奢香当政时,组织领导贵州境内各族人民凿山开道、修建驿路,下令“各部落劈山开道,遇水架桥,一直把道路从水东修到乌蒙、客山,贯通贵州宣藯府全境。”她规定“凡参与者,配给粮食,免除全家赋税,修桥修路的支付银两全由贵州宣慰府支付。”这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置龙场、陆广、谷里、水西、奢香、金鸡、阁鸦、归化、毕节等九个驿站于贵州境内。道路的开凿把云、贵、湘、川、桂几省分管地域联系起来,将境内的驿路纳入全国的驿路网络,沟通了贵州周围四省,打通了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稳定了西南的政治局面,确定了与明王朝的臣属关系。明太祖朱元璋说:“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

        刘义向中国新报记者介绍,火烧箐奢香古驿遗址为奢香夫人时期修筑。从四川古蔺至大方的驿道,史称“奢香通衢”,驿道由古蔺进入贵州境内,分两条路线进入普德、木窝(今大方)辖内,一条是由大河口至龙场营,经果瓦、镇顶、大山、松树、星宿、百纳、公鸡山、六龙至大方。一条由小河至普宜,再经仲麦、山坝、瓢儿井打鸡阆、锅厂至大方。

        到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奢香通衢”驿道畅通。

        贵州出产很多的原生态产品,可说已是名闻天下。但美中不足的是,贵州缺盐。因此,沿南丝路走访,记者发现,在今贵州威宁,有一个地方,叫做“盐仓”。提及食盐,那可说是一把血泪,千年苍桑。

        明末清初,盐运业逐渐形成,“奢香通衢”辟为川盐入黔的通道(川盐古道)之一。

        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人们习惯上都把川盐(块盐)称之为“盐巴”,食用时将盐舂为盐面(粉末),作调味用。贵州却不产盐。食盐都来自于外省,有来自淮粤两地多在黔东南少数地区销售的海盐(即花盐)。云南出产的缺碘的晶盐,长期食用可生“大脖子”病。

        所以整个贵州以食用川盐为主。

        据资料显示,川盐行销贵州,已有600多年历史。原来川盐仅销于本省,至元朝(后)至无二 (1336),因亦奚不薛(即水西)地方“所牧国马,岁给盐,以每月寅日啖之,则马健无病。比因伯忽叛乱,云南盐不可行,马多病死,沼令四川行省以盐给之”《元史▪宗本纪》。此即贵州行销川盐之始。水西地区食用的川盐是产自四川自流井(自贡市)的块盐。块盐是将盐井内的卤水抽出地面,用大型铁锅熬制而成,在四川称为巴盐。瓢儿井属黔西北地区,与川地相邻,是食用川盐最早的地方之一。元明时期,境内属亦莫不薛辖地,虽人烟稀少,但因与四川邻近,往来亦较频繁,因而食用川盐的历史已久。

        边远贫穷落后的贵州山区,要解决生活中的食盐却是很困难的事情。贫穷人家,多只将块盐整块置于蘸水碗中,食后取出,以资节俭;边远农村,交通闭塞,运输困难,更因土匪横行,商贾裹足,所以经营零售的盐商贩子,将食盐视为奇货,“斗米斤盐”任意要价。若以包谷换盐,则要三斗包谷才能换得1斤食盐。按每人每月食用包谷7升半计算,就等于4个月的口粮换取1个月的食盐,农村百姓负担之重,令人痛心。

        元末明初开始,因售盐有利可图,就有商人常年来往于川黔之间,翻山跨岭,走村串寨,零售食盐。山区百姓,尽管斗米斤盐,价格惊人,但因无盐不活,还得硬起头皮购下一斤半斤,以便家中老小饮食有味。明朝时期,水西地方政权表面上属于明朝廷管辖,但实际上地方主宰权还是属于水西地方土司,地方官吏之间各自有利益之争,地治随易,盐法无常,社会并没有长治久安。官吏之间的争权夺利,时常危害民生,谁当权谁就盘剥百姓。由于食盐利润丰厚,免不了成为官府纳税的载体。

        盐的产制及其运销,从一开始即为官府所控制,实行专卖制,征税制,官销制,商销制。历时日久,官商为奸,盐价高昂,最终受苦受害的还是广大百姓。元代盐法界限极严,每年核定产盐、纳税,指定销区,不准侵越,私禁尤重。《元。户部典章》记载:“越界货盐,定例杖击六十,并没收其它随带财物”。明初尚存元制,按井配引,依盐纳课。明英宗天顺年间,曾对入境川盐加征盐税,引起盐商不满。明世宗嘉靖年间,取消所加盐税。而水酉地方官吏,土目官绅,对川盐入黔,在积极支持鼓励的同时,又对盐商肆意敲诈,阻碍盐运的发展。

        整个明朝一代,盐运处于自购自销自由贩运状态,盐商往来于四川、贵州境内,购盐成本,运销路径,销售价格和最后盈亏全由盐商自身负责。

        清初,瓢儿井逐渐形成一个川盐集散点。部分盐商将川盐在瓢儿并场市坐点销售,或者将川盐批发与当地坐商,转由坐商销售。由于人口的增加,食盐需要量逐渐增大,因此川盐入黔数量愈来愈大,盐商也由小变大,部分盐商从原来的小贩跃为盐老板,脱离运盐之苦,自己组成一个或数个盐帮,带领盐帮为自己运盐。

        清乾隆初年,川盐运黔划定了四大口岸。按川盐产销习惯称谓,产盐之地之“场”,销盐之地谓之“岸”。岸,即指引额规定销盐的区域。川盐立岸,始于清雍正年间计口授食之法,其时按人口日食5钱计算,以定引额,指定销区。在四川省内行销的地叫“计岸”,取其计口授食之意;在云南、贵州两省川盐行销的地区叫 “边岸”,取其销区鸳远之意。川盐行销贵州,分仁岸、蔡岸、涪岸和永岸四岸。仁岸设在合江,恭岸设在恭江,涪岸设在涪陵,永岸设在叙永。川盐经永岸运入贵州,计分7条古运盐路线,其中两条路线经过瓢儿井。由于瓢儿井处于川黔要道上,又通过明代以来300多年的盐销岁月,所以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为永岸川盐集散地。

        清光绪三年( 1877),大定府辖平远州人丁宝帧(号稚磺)任四川总督时,整顿盐法,改成官运商销,将原“按叙永两属盐务计引旧归商运,然有引之家实未自运,皆 租其引于陕西商,而岁认其价代偿其课,历年既久负课,害多而盐法大坏”的弊端革除。丁宝帧亲眼见到贵州人吃盐的困难,一般劳苦人在“斗米斤盐”的情况下,只食淡盐,甚至不吃盐,甘心忍受其痛苦,而盐商们则勾结官府污吏,狼狈为奸,囤积居奇,牟取暴利。丁宝帧改归官运商销,于沪州置官运总局,在各口岸设岸局于井 灶(产盐场),井灶余盐委员押运以授岸局,岸局转而转手商人。

        光绪四年( 1878)丁宝帧改革盐务的上奏获准后,他即派道员唐炯(号鄂生,贵州遵义人)督办贵州盐务,再派贵州遵义人贵阳富商华联辉(号怪坞)具体负责办理。光绪五年(1879),丁宝帧又进一步整理四川盐政,沿雍正年间之法,分边岸为四:永岸,由叙永运盐入黔;仁岸,由合江运盐入黔至仁怀;恭岸,由恭江运盐入黔; 涪岸,由涪州(涪陵)运盐入黔。永岸盐道,由自流井经五通桥水运至纳溪,再入永宁河抵叙永于贵城永东门起岸存仓,然后分两路陆运入黔:一路沿川、滇、黔驿站大道直发毕节,再由毕节分运威宁、水城、盘县等处,运输全是人背马驮,驮马多,人夫 少;另一路沿川、黔释道直发大定府辖瓢儿并存盐仓,再由瓢儿井分路发往大定、大 兔场(今纳雍县)、织金、普定、郎俗、安顺等处。运输也是用人背马驮,天天人马数千,络绎不绝。

        明、清至民国数百年间,运输全靠人背马驮。川盐古道一直为两省百姓货物往来运输提供方便,直至解放以来,盐道一直保存完好,仍是长石境内的重要古通道。至修筑数百年来一直为贵州连四川的主要通道,为两省百姓往来提供方便,20世纪80年代末修建大纳公路,长石镇境内古盐道大部分路段受到破坏,至今,仅有一段保存完好(火烧箐山王庙垭口下至山王庙隧道处),其余路段原道无存。

        在上世纪70年代前,火烧箐一带还没有公路,所有盐巴等货物都靠依靠人力背运,因为时间久远,挑夫们背盐运货走的这一条道路早已变得弥足珍贵。

        发掘出火烧箐川盐古道,以之作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文化景观,刘义的倡言,得到当地村委会和村民们的赞许和支持。最近,村民们出资出力,上山开挖恢复古盐道。昨日,赫章夜郎民间艺术研究会会长郭昌勇现场捐资两千元,以镶此盛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品“中国茶文化”“ 寻根之旅”夏令营在湖南临武营闭营
下一篇:西南丝绸之路“烤”出最早卖到西方世界的乌撒烤茶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