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桐梓古道遗存之麻柳湾坎上的“董家洋房”

2019
03/21
12:14
中国新报
分享

在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海校街道东山村麻柳湾川黔古道上,有一栋砖木结构两层建筑,房屋为当地富商董开灿修建。为与董时敏的“洋房”区别开来,麻柳湾的人称为坎上“董家洋房”。



董开灿,字光辉,桐梓麻柳湾人, 生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八。其年少时五官端正严肃,腰圆背阔,仅靠背杂货卖维持生活。



据董开灿之孙董时屏回忆:一天,附近黄家咀令狐姓武举人对其爷爷董开灿说:“你头上悬着一颗顶子不戴,偏要背这烂背甲去到处叫卖!”



于是,董开灿就拜一位姓甘的武师学艺。甘武师身材虽瘦,而肌骨强劲,武功超群,常把道德、武德作为传武授艺的前提。曾对董开灿等徒弟说:“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只要能击中我,那就算毕业了。”



不久,众徒弟趁甘武师端着茶未防备之时,一拥而上进行攻击,甘武师单手接招,没有一个能击中他的,手里端着的茶没有溢出一滴,众徒弟敬佩得五体投地。



后贵阳招考武举,董开灿前往应试,正当轮到登场表演时,不料突发高烧晕倒在地。亲戚急忙将他抬回家中抢救治疗,调养数日后身体才康复。由于坐失良机功名无望,董开灿决计走经商之路。



随后,董开灿在当地组织成立了一个行帮队伍,将当地的茶叶、桐油、土漆等本地土特产品运到湖南、广东、海南去买,由董开灿亲自押运,虽遇抢劫,因有一身武功从未损失。



在湖南时,董开灿常看到用水磨碾米,决意在麻柳湾沙坝处修建水碾房,找来工匠,历时两年便投入使用,有两个碾子,一个碨子,每天加工近万斤稻谷,成为当时桐梓最早最大的碾房。当地人说“董开灿家搞到事了,简直是一股银水往屋流。”



董开灿碾房加工办起来后,生意兴隆,找了不少钱,于是开始修房建屋,1935年初,房屋刚修完,还未搬进去住,红军就来了。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董开灿带着一家老小跑到乡下去躲。



今年70岁的董大权曾听父亲董大义说过,红军来时,大家都跑到乡下就躲,我们一家没走,两栋房子(董时敏、董开灿)都住过红军,并在沙坝董开灿的水碾房碾过米。

董时屏说:在他家附近就是收税的税坝子,有4亩大,以前过往商旅都得在此交纳厘金。街上住有几十家人,“董家洋房”前面还有6间街房。几经波折,开了30来年的碾房直到1943年才没有用了,其爷爷董开灿于1949年在麻柳湾家中病故。

据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派驻桐梓工作组的老红军、“吃尿小鬼”赖大超回忆:红军占领桐梓城后,军委和总政直属队抵达当晚,在城郊举行联欢会,赖大超被邀唱了《渔光曲》这首歌,得到了包括陆定一、潘汉年两位宣传部领导带头拍掌叫好,并向大家问道:“再唱一首要不要?”大家都高兴地拍手说:“要!”接着,赖大超不得不红着脸再唱一首《催眠曲》。

据董开灿之孙董时屏老人介绍,这张全家福照片,照于1941年,他当时才1岁。

目前该房屋已无人居住,成为危房。据了解,当地相关部门已着手制定方案,对其加以保护。

(记者 李学强 特约记者 张宗荣 整理报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遵义出土大量考古新发现
下一篇:周雪辉:龙源湖里赏樱花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