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我的家乡石板溪

2019
11/01
08:46
品味安化
分享

        没有泰山的雄伟壮观,没有西湖的绚丽多彩,但在我的心中,家乡石板溪最美!

        从安化老县城梅城到省城长沙,要经过十个铺,到了驿头铺,沿着国道207线向南走上两里路,来到一座石桥,再沿着石桥旁的乡道走上两里路,就到了我的家乡石板溪。家乡坐落在芙蓉群山之中,四面青山环绕,形如聚宝盆。村中央有一座山,形若猛虎扑食,是为虎形山。两条小溪在虎形山下交汇,涓涓细流慢慢汇聚,流向湘江长江。虎形山对面有一块大石板,仿佛天外飞石,石板下溪水长流,四季不绝,故得村名石板溪。后因开山建屋,大石板早已损毁不见,只有村中故老口口相传。

我的家乡石板溪

        石板溪是高氏聚居地,村民都姓高,据《安化县志》记载,高氏祖先是明朝万历年间从江西安福迁来,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了。始迁祖为阗公,现今虎形山上仍有保存良好的阗公之妻——陈氏祖婆之墓,每年清明,上坟祭拜的人络绎不绝。几百年来,轮回往复,一代又一代高氏族人在这里出生、成长、老去、死去,繁衍生息,薪火不绝。现在的我们早已经与江西安福的亲族断了联系,只有神龛上那句“南平堂上宗祖,梅城福德正神”,提醒我们从何而来。“天士日之长,文明永世良。先人多德泽,蕃嗣庆荣昌。”这是我背过的第一首诗,小时候不懂诗句的含义,等长大一些,读书识字了,才知道这是高氏的派语,一字一辈。我是德字辈的,派名叫德广,比学名可高端大气上档次多了。我的发小及同班同学人旺,是人字辈的,每当早上上学时,我在他家屋前叫着他的小名“旺仔”,人旺父亲总会大声呵斥:“不要乱喊呀!他比你高两辈呢!你要喊爷爷!”

我的家乡石板溪

        村里唯一的小学,就在陈氏祖婆墓地旁,我在那里启蒙,度过了学习生涯的最初四年。村小上下两层,白墙灰瓦,还有大大的十字框窗户,是当时村里最好的建筑。村小隔年招生,我读一年级时,和三年级一起上课,每个年级两排,各占半个教室,一个年级上课,另一个年级的就做作业。教室有空置的,想来不是教室紧张,而是缺少教师。老师也不固定,曾经换过几次,教过我的老师似乎有三四个,有的老师是民办教师,半教半农,常常早晨先下地,再来上课,放学后,则完全是个农民。来上课时,穿的是中山装,骑着二八大杠,下地时,穿的是老土布,扛着大锄头。我爷爷是五十年代的初小毕业生,长期在村里干会计,是当时难得的文化人,爷爷喜欢收藏书,藏书的数量很多,有好几大柜子上千册,书的种类很杂,既有四大名著、古文观止,也有猪育种指南、土制化肥技术大全。得益于爷爷的收藏,我从小就爱看书,成绩也比较好,基本上都是年级第一名,老师们都很喜欢我,很是有些特权,上课看看课外书,或者神游物外,基本都不管。我离开村小不到十年,村小就荒废了,先是空置,后来成了村民堆放杂物的地方。操场上长满了杂草,旁边那几颗老白桦树,也似乎被谁偷砍了。

我的家乡石板溪

        村民原本的营生,主要是种庄稼,少部分手艺人,村里人勤劳辛苦,两只大手,硬茧如壳,一年复一年,一月复一月。改革开放以后,年轻人不死缠于那几亩田地,也不太愿意接手上一代的手艺,或进城打工谋生,或读书上大学。离开家乡,来到城市,少数站稳了脚根,拥有了房子车子,更多的人仍在为了生活而奔波着。近十几年,沿着乡道,陆陆续续建起了许多小洋楼,有二层的,也有三层的,更多的是两层,与以前的模样,已经大不相同。

我的家乡石板溪

        一转眼,我离开石板溪已经二十余年了,这些年在外漂泊,总觉得城里的楼房,永远只是游子暂时歇脚的屋檐,我的根永远在石板溪,我的魂永远留在了石板溪。我生于斯,长于斯,将来还要埋于斯。

虎形山人

2019年10月29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湖北重拳出击 16家A级旅游景区摘牌
下一篇:比亚迪中标长沙大王山旅游轨交项目 工程总投资约15亿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