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贵州娄山关麓:一首荡气回肠的抗战史诗

2019
07/25
16:54
中国新报
分享

        提到桐梓抗战,离不开桐梓籍将士血撒沙场;谈及桐梓将士,难免不提及桐梓系军政集团。

        1911年,时值辛亥革命,清末贵州新军团长、桐梓夜郎人赵文彬回桐招兵,在周逸滨、黄道彬的鼓励支持下,周西成、毛光翔、周超群、成克培、侯之珪等步入军营,并在赵文彬等人的保举下进入贵州讲武堂学习,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辛亥革命后,历经护国护法运动和军阀混战,以周西成为代表的桐梓籍人渐次擢升,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武装力量。转战川黔,实力快速崛起,形成以桐梓籍人为骨干的军事集团。

  1926年夏,周西成受命出任贵州省省长。9月,广东革命政府周西成所属部队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任命周西成为军长兼贵州省政府主席,取代了兴义系军阀对贵州的统治。其后延续执掌军、民两政达十年之久,从而形成了贵州桐梓系军政集团。

        周西成阵亡后,由毛光翔续任,执掌贵州军政大权。

        桐梓抗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消息传到贵州,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军总指挥、第二十五军军长、贵州省主席毛光翔率部通电抗日。直指蒋介石“惟是欲御外侮必先消弭内争耿耿之愚。”

   紧接着,二十五军以王家烈、犹国才、刘成钓、江国璠、侯之担、蒋在珍、易少全等旅长以上带兵将领,再次通电全国,“家烈等军人服从使命易改置议,惟和平决非单尚忍辱可以倖致者,以彼日人得势便逞何所不为,……不能不望我中央之立下决心,指示武力救国途经也,人心不死,众志成城。”表达了当时以桐梓人为骨干的黔军部队同仇敌忾的决心。

  虽然桐梓籍黔军将士积极抗战的热情没有被蒋介石采纳,但毛光翔、王家烈、蒋在珍等将领的抗日通电,在当时极大地激发了贵州民众的抗日热情。

  1932年2月,毛光翔宣布“自愿休息,所遗主席一缺以王委员代理。”随后回到赤水。抗战期间,曾到西迁赤水的大厦大学演讲,宣传“读书救国,抗战到底”的主张,并用自己的影响帮助大夏大学师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1932年4月14日,南京政府正式任命王家烈为贵州省主席。

  1935年,红军长征进入贵州,王家烈因追剿红军不力被迫辞职。国民党势力开始控制贵州,蒋介石将黔军改编为中央军102师、103师、121师、140师、新编第8师,先后调出贵州。何知重任103师师长,蒋在珍任新8师师长,随后分别调驻省外。

  随后,1936年夏,何知重率领改编后的103师离开贵州调至湖北整训。1936年秋,蒋在珍率新8师离开贵州调至江西修水、湖北通城等地整训。抗战全面爆发后,全部走上抗日前线。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二十世纪先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人类历史上空前残酷和血程的战争拉开了序幕。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畔响起的枪声,唤起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觉醒,吹响了中国人民奋起雪耻的战斗号角。经过浴血奋战,并以3500万中华儿女的流血牺牲,中华民族终于取得了百年抗击外来侵略者的第一次彻底胜利。在抗战期间,成千上万的桐梓籍抗日将士,告别妻儿老小,离别家园,奔赴抗日前线。

  1937年10月15日一11月11日,103师师长、桐梓人何知重率黔军开赴江阴要塞参加中后期淞沪会战,在黄山、君山、巫山、稷山、定山一线防守一月有余。撒出江阴后,又奉命坚守南京光华门,所部击退日军多次进攻。

        1938年6月一10月,已升任第86军军长何知重率103师等黔军参加武汉会战,在田家镇保卫战中消灭日军一个联队。

        103师剩余将士又加入远征军后,于1944年5月11月一1945年1月27日,参加滇西反攻作战。 战后余生的103师官兵在松山战场大垭口为阵亡将士建墓立碑,碑刻“陆军第八军第一百零三师抗战阵亡将士公墓”,让后人铭记在这里壮烈殉国的1509名官兵。

        103师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保卫战、鄂西会战和松山战役等重大对日作战。何知重报请军事委员会批准,在贵阳三桥修建一座“国民革命军第一百零三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由桐梓人蒋在珍率领的新编第8师,曾受命执行黄河花园口决堤,参加黄河禹门口保卫战、晋东南浮山战役、高坪战役、桂柳反攻战等重大对日作战,曾配合八路军开展百团大战。

        日本防卫大学户部良一在《华中日军:1938一1941一以第11军的作战为中心》中说“徐州战役只是稍微影响了日本的汉口战役,并没有延迟它进行的时间。真正影响汉口战役的,是后面要讲述的蒋介石决开黄河堤口的行动。”显然,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给日军以重创。

         桐梓大后方

        抗战期间,桐梓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

        桐梓县城关女小的学生上街募捐,开展了“一碗米”和“义卖花”活动。1938年12月,时任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从视察经过桐梓,买了小学生们的一朵花,并捐献了30元大洋。在冯玉祥将军的带动下,一些地方绅士也跟着买花献金,所有收入全部交县抗敌救援会。

  松坎也成立了抗敌救援会。学校教师教唱《芦沟桥问答》、《黄水谣》,还每月演一次抗日话剧。

  县教育会令狐荣生,通过募捐,请人在重庆买了一台收音机,晚间请江光建、吴开甲收记抗日消息,然后编印简报散发。1944年下半年定名为《军民简报》,向社会宣传抗日。

  1938年,中共贵州省工委书记邓止戈以桐梓县政府兵役科科员为掩护,以城区女小为联络点,领导抗日救亡宣传工作。随后丁酉成、刘家瑞、陈英等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相继来到桐梓,组织“晨歌队”,教唱和演唱《大刀进行曲》、《丈夫去当兵》、《延水谣》、《游击队之歌》、《流亡三部曲》、《黄河大合唱》、《我们在太行山上》等抗日歌曲。同时,丁酉成、刘焕云刘有章、樊树康等人组织“三三O”剧团,在县城及楚米、新站、松坎、栗子、石门坎、板桥等地演出《出发前夕》、《一年间》、《保卫我们的家乡》、《放下你的鞭子》、《小放牛》、《二升米》、《夫妻识字》、《送郎参军》等节目,控诉日本的侵略罪行,唤起群众的抗战激情。

   为进一步宣传抗日,肖元庚、潘伯安等人还开了书店,降价或赠送《群众周刊》、解放月刊》、《西行漫记》、《二万五千里长征》、《平型关大战》等宣传抗日救亡的进步书刊和报低。他们还将《新华日报》直接送到海校学员、四十一兵工厂工人、县机关工作人员、学校教师及居民订户手中。

  1938年12月底,时任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到桐梓视察,看到桐梓抗日宣传搞得轰轰烈烈,称桐梓为“抗日模范县”。

        当冯玉祥将军得知县城北街李贵荣送两个儿子参加抗战的动人事迹后,亲自登门拜访。李贵荣说:他的大儿子李朝刚在1937年上海松江广福抗日战斗中阵亡后,接着,又将小儿子送上战场继续抗日线斗。第二天在大操场召开的欢迎会上,冯玉祥将军从主席台上走下来,将李贵荣请上主席台,向大家介绍说:“他是模范老大爷,两个儿子参加抗日,一个牺牲了,一个还在战场上继续抗日。”
  1941年,针对国民党掀起的反共高湖,为积蓄力量,疏散隐蔽,按照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指示,川东地下党派李治平、胡晓风、李明著、戴克宇等一批共产党员先后来到桐梓水坝塘,以做生意、教书作掩护,宣传抗日救亡,教唱抗日歌曲。当日军侵占独山时,戴克宇给制了九乡游击图,准备组织群众抗日打游击。李培根利用给学生上课,讲抗日形势,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针对抗战形势,贵州省将招募制改为征集制,桐梓应征入伍约10000人,志愿参军175人,约计10175人,此数据不含已在册的人数,仅1937年一1939年就征兵3408人。

        在“不愿作忘国奴”的感召下,省立桐梓中学十多名学生,志愿报名参军,经省教育厅批准,辞别家乡父老,奔赴抗日前线。

        新站专门在南场口修建“出征亭”,欢送热血儿男开赴前线。
        桐梓抗战英烈

        在艰苦抗战的历程中,娄山儿女同全国各族同胞一起,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抗敌。据1947年国民政府的国防部联合勤务总司令部抚恤处编篡的《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名录》记载,纳入恤案的桐梓籍抗战中阵亡221人。又据《遵义英烈录》记载,桐梓籍在抗日前线牺牲的英烈有苏吉品、张国化、王柱全等100多人。


        桐梓抗战文化遗存

        抗战期间,桐梓作为川黔通道的黔北重镇,接纳众多的疏放单位,食宿于我,子民尽“大后方”地主之谊,为对抗日救亡的又一献。民国29年统计,中央及省射的机关有行政(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军事、邮电,交通,金融等31个,其后增加、车貌(含休养院)、教育等机构,迄至1945年共有38个。影响较大者有:

        军政部兵工暑第四十一兵工厂:1938年春迁来桐梓,厂区为天门洞和傅家洞。厂长钟道昌、刘守愚。职工4000多人,连家属万人余。生产中正式步枪和克式轻机枪。工人籍贯多系两广。1945年8月15日,为庆祝抗战胜利,以兵工厂为主体配台地方,举行盛况空前的营火晚会,工人高举的龙灯长及里许。并在厂区公路与川断公路交接处彩楼,两以斗大美术字写对联:“三岛君臣,原子弹前齐屈服;八年血债,投降书里可还,冠以“举国次腾”的金字门额,甚为壮观。

        天门河水电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政府的军事设施纷纷内迁。1938年周国民党石林、沈阳、江陵等几家兵工厂陆续迁来桐梓,改名为四十一兵工厂。为保证该厂电力,1939年3月,在天门河上游小西湖筑坝建库,占地百余亩,蓄水四十余万立方米。由清华、浙大、东北、西北、工大等五所大学参与设计,上海、金城等八个营建公司承建。在天然溶洞中开凿地下室为主机房,两台发电机组由美国经喜马拉雅山驼峰航线几经辗转至桐梓,功率为720千瓦。

        中华民国海军学校:1938年,由福建马尾转湖南辰溪迁来,校址设在东街金汉初节孝祠砖木结构楼房里,也称“金家楼”。1946年迁至重庆。该校设航海,轮机和定航等3个队(班),学员约两百多人,曾与县城学生配合搞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海校“师生员工分布在大陆和台湾,多系知名人士,其如训育主任邓兆祥,解放后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海校“驻桐梓,邑人誉为“高原上的战舰”。

        陆军炮兵五十四团:1933年迁桐,团部驻元田后泥坝,全团3个营,200多士兵,分柱楚米铺、三座寺、元田新街。团长赵刚,驻桐任务为整训、防空。军纪较好,文体活动活跃,其“三好”剧团和一支篮球队,常到县城表演和赛球。1945年末,整编为两个营调往台湾,编余的题团人员成为以后桐样县京剧团的班底。

        教育部战地教师服务团:1940年,教育部战地教师服务团附设“桐梓中山中学班”设在周西成公馆和武庙。高中班2班、学生100人。校长汪学箴女士,河南信阳人,齐鲁大学毕业,曾留学美国,治校甚严,深受学生拥戴。次年,改名“贵州省立桐样中学“,解放后与县中合并。此开桐梓高等中学之先河。

        七十二道拐抗战公路:不仅是重庆通往抗日前线的重要公路之一,也是通往滇缅公路的国际通道。因原凉风垭西侧至牛滚凼、花秋坪、刘家大坡、下三坡场路段坡陡路险。后改从凉风垭口老路西侧下铜鼓园、新场、吊尸岩、大河坝至三坡。其中新场盘绕而上至凉风垭口北6公里路段共有72个回头弯,盘旋往复,故称七十二道拐。

        张学良将军幽禁地“小西湖”:“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辗转来到桐梓,囚禁在天门河的“小西湖”,时间长达两年之久。

        西南军政委员会松坎整理场:当地人习惯称“松坎泥石榜美国汽车站”,抗战期间,川黔抗战公路上在桐梓设立的两个整理场之一,主要承担公路养护、车辆加油维修等任务。

        其余尚有“国立女中桐梓分校”“桐梓育幼院”、“荣军第八休养院”、“军政部第十七后方医院“等单位。均对促进当时桐梓的经济、文化、教育的繁荣有着深刻的历史影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回顾历史,抗日战争的悲惨和壮烈情景,给人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面向未来,我们应以史为鉴,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坚定不移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伟大征程中奋勇前进。(本报记者 李学强 张宗荣 通讯员 叶雄 整理报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空军加快提升战略能力维护国家空天安全
下一篇:驻港部队举办庆祝解放军建军92周年招待会

频道总排行